{SiteName}
首页
西郊骨科
医院骨科
骨科在线
骨科疾病
创伤骨科
骨科手术

镇江骨科医生国内首创中国入路

金山网讯今年72岁的田阿姨,12月6日不慎摔伤股骨颈。面对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摔”的髋关节骨折,儿子徐先生倍感压力。不过,当8日接受手术的母亲在9日就下床行走时,拍摄视频的他连称“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的背后,是市一院骨科专家团队的重大突破:镇江骨科医生在国内首创了髋关节微创手术的“中国入路”。这个英文简称被命名为CH—DSA的入路方式,改变了国内髋关节微创手术“只能学习效仿国外”的局面。

就医后的检查结果显示,田阿姨右侧股骨颈骨折,而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又为手术方案的选择设置了障碍。

综合田阿姨的病情,市一院骨科主任医师章洪喜、谢军、唐品恺和副主任医师姚翔商量后,给出了“医院自主发明的CH—DSA髋关节微创置换”方案。再三权衡了田阿姨预后生活质量和手术所需花费等多重因素,徐先生和父亲同意了这套方案。

8日12:30,田阿姨被推出手术室。“老太太手术切口只有8.7厘米,术中基本无出血,术后不到24小时,她已经能扶着助行器自主行走。”谢军说,“安全、恢复快、预后好,是我们自创CH—DSA手术入路的最大优势。”

“DSA,是西方髋关节微创手术入路的英文缩写,在前面加上CH,就是为了表明这是属于中国的全新微创手术入路,中国医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谢军说,“而且它将永远被标注上‘镇江印记’。”

谢军说,西方对于髋关节手术的选择方案,有已经沿用数十年的后方大切口入路,也有新推出10多年的SuperPath入路。虽然市一院对两种手术入路掌握纯熟,但始终会受限于购置国外昂贵器械等因素制约。如何找到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手术方式,成为团队科研探索的方向。

几经研究和模拟,今年1月份,市一院骨科团队提出了切口位置、创口大小、手术路径不同于西方的改良版手术入路新方案,并且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已经成功实施了多例。

对于这样的成效,谢军说,它一方面激励着团队继续探索,另一方面也为CH—DSA成功申报新技术、早日取得发明专利积累了临床基础,“接下来就是要继续完善,让这种手术入路在国内的适应面不断扩大”。

(朱研崔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csgk/10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