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骨科需求日益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医院诊疗人数为1,万人次,其中骨科总手术量已超过万例。大量的骨科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康复功能恢复。但是同时,针对骨科术后康复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难点。
术后康复难该怎么办?
术后康复意识较弱。“伤筋动骨一百天”“术后静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担心术后早期康复会影响伤口或骨折的愈合,以及术后康复的疼痛带来畏难心理。同时手术科室医生对于康复专业知识缺乏。导致康复效果不佳。
医保政策虽不断改革,但支付能力有限??。康复相关可以报销的项目较少。截止目前可报销的有20个治疗项目和9个评定项目,仅报销急性期和部分亚急性期康复需求,对于有些慢性需要长期的康复,大部分项目不能报销。这也导致很多人对院内康复望而生怯,但居家康复又得不到专业指导,不仅达不到最佳恢复状态,还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真实案例丨居家康复缺乏专业指导
家住山东的王女士,是一名教师,爱好运动,过年期间和家人一起去哈尔滨游玩,在滑雪中不小心摔伤,医院治疗,诊断为右胫骨平台骨折,因受伤后行动不便,医院手术治疗,术后一周,她便归心似箭,同时因为异地,家人照顾十分不便,便办理出院回到了山东家中。王女士按照出院医嘱,前一周继续进行踝关节屈伸和直腿抬高的康复锻炼,都完成的很好。
可是从第二周开始,需要加大膝关节活动范围时,王女士犯难了,因为锻炼时的疼痛让她难以坚持,同时又担心用力的活动会不会影响骨折愈合,在这样的心理引导下,导致康复进程很慢。术后一个月,医院复查X片,“骨折复位对位可,内固定无松动”,骨折开始愈合,需要在家加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医生说。
庆幸于术后骨折愈合还不错,王女士回家后就这样慢悠悠的康复了二、三个月,可到完全负重行走、下蹲后,发现右膝关节虽可以屈膝,但却不能像正常腿一样完全弯曲,就像被什么卡住一样,无法蹲下来上厕所和捡东西,当越来越影响生活时,王女士开始着急了...
像王女士的这种情况,在骨科术后的康复场景中很常见,手术都非常顺利,但是最后的功能恢复很差,人们往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