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西郊骨科
医院骨科
骨科在线
骨科疾病
创伤骨科
骨科手术

直击寒潮下的上海医院骨科急诊不少患者滑

“小哥横穿过来,我来不及刹车了。”捧着右手疼得哇哇叫,早上9点多,徐阿姨走医院骨科急诊,老伴在旁焦急补充,“前天就撞了,现在越来越痛了。”寒潮来袭,马路上的人们缩紧了脖子,加快了脚步,“快快快”的节奏下,医院。医院是上海市最大的创伤急救中心,24小时运转,随着近来“雨雪天+冰冻天”,这里接诊的电瓶车撞伤病例有增加,骨科急诊一番忙碌。警惕道路“潜冰”,一些人“滑”进骨科急诊今天上海迎来大晴天,但接近冰点的温度让室外犹如冰箱,上午9点多,六院骨科急诊陆续有病人进来。“我这一跤摔得不轻,你看看我的嘴唇。”71岁的徐阿姨拉下口罩,只见黑色缝线如一条蜈蚣爬在下嘴唇内,“当场缝了五针”。这不是她此行目的,她这趟是来看手的,前天,骑着电瓶车的她与快递小哥相撞。“要做一下核磁共振,看看里头的关节有没有影响。”急诊骨科当班医生、副主任医师徐俊一边看片子,一边给徐阿姨讲解后续治疗步骤。骨科急诊室里,时不时有病人一瘸一拐走进来,一问病情,这大部分是在“消化”前几日雨雪天滑倒摔伤的病例。一旁的石膏间,患者、家属围在一起,医生们忙着给病人一个个打石膏,患者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前两天雨天路滑,滑倒摔伤的不少,一般手法复位即可,少部分严重的要手术。”急诊骨科当班医生、副主任医师谢雪涛告诉记者,近来的骨科病例中,中青年不少,有的是快递、外卖小哥,有的是接送孩子的家长。寒潮来袭,上海不如北方那般严寒迎来积雪,但后半夜的冰点温度可能在道路上形成“潜冰”,一些人由此“滑”进骨科。“吃好晚饭、忙完工作、实在疼得熬不住的”的晚间八九点,形成一个骨科急诊小高峰。冰冻天增“钝感”,24小时骨科急诊流程再优化上海中心气象台12月19日17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将进一步下降,大部分郊区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可达8-9度,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在零下2度左右,郊区在零下6度到零下4度。按照骨科医生经验,气温持续走低,急诊会迎来一波就诊高峰。“因为寒潮来袭,雨雪天气增多,路面湿滑。此外,随着人们衣物增多,会影响视线,反应力打折,钝感增加,容易受伤。”徐俊医生提醒,路上行人、驾驶员一定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csgk/11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