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年11月24日,一名海上作业的渔民被断裂缆绳绞伤颈部,东海第二飞行队联合医院成功实医院住院治疗。
受伤实时情况
颈部软组织严重肿胀,颈前两侧可见开放性创口。
患者除合并多处肋骨骨折、甲状软骨骨折、气道损伤等多处损伤外最为严重的是创伤性枢椎滑脱(TraumaticSpondylolisthesisoftheAxis,TSA)。
入院后处置
入院后麻醉科予以经鼻气管插管,骨科医生予以颅骨牵引,ICU予以生命支持等对症处置。
经颅骨牵引后枢椎滑脱已完全复位
局部软组织损伤渐进愈合,伤后3周颈前窦道彻底愈合、软组织肿胀消退、患者全身状态良好,手术时机成熟后于年12月17日在骨科主任吉光荣教授的带领下实施颈2.3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中瞬间
麻醉前患者极度后仰下维持牵引,C臂透视见骨折复位位置良好,患者极度后仰体位无不适。
术前拟定手术方案为颈前路颈2.3间盘切除、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1
2
骨科主任吉光荣教授及危国军副主任医师通力合作,术中精细操作、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测保障手术的安全。
术中见颈2.3间盘碎裂,切除间盘组织、处理椎间隙后植入修整的自体髂骨块。
术中C臂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椎间植骨确实,内固定的规格合适、位置佳。术后患者清醒,四肢活动灵活,无不适,安返病室。
疾病链接
Hangman骨折的定义
Hangman骨折是指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在暴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常伴周围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继而出现枢椎椎体不稳或脱位,又称为创伤性枢椎滑脱(TSA)。
Hangman骨折Levine-Edward分型
I型:骨折移位<3mm或成角<11°。
II型:骨折移位3mm或明显成角。
IIa型:骨折移位<3mm但是成角>11°。
III型:程度最为严重,双侧椎弓根断裂伴有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治疗原则
1、Hangman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伤椎节段的生理序列,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使骨折愈合。
2、复位和固定的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稳定程度,包括闭合复位、手术开放复位及非刚性、刚性外固定和内固定。
3、在给予任何治疗方案之前,充分理解损伤的机制及损伤的类型是非常关键的。
4、Levine的分类法被广泛接受以来,对于Ⅰ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和Ⅲ型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已取得共识,但Ⅱ型和Ⅱa型骨折的治疗存在颇多争议。
手术指征
1.Levine-Edwards分类中III型
2.多数学者认为ⅡA型为不稳定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3.C2-3椎体前移位超过3mm,局部后凸超过15°
4.Ⅱ型骨折无法获得良好复位者。
本案剖析
术前诊断:创伤性枢椎滑脱(TSA,又叫Hangman骨折),Levine-Edward分型II型。
手术指征:骨折为Levine-Edward分型II型,近IV度脱位,考虑合并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损伤且椎弓根骨折,脊柱三柱均有损伤,为极不稳定型骨折。
手术方案的制定:
1、Hangman骨折的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颈椎后路、颈椎前后路联合。
2、颈椎前路解剖结构复杂,有密集的血管、神经分布,且术区位置高,存在下颌角阻挡不能完成融合的可能,但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可达到脊柱前柱及中柱的稳定,手术效果确切。
3、颈椎后路同样是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但针对这类有间盘损伤碎裂的患者后路手术无法实现颈2.3之间的稳定重建。
4、颈椎前后路联合能达到脊柱三柱的稳定重建,但手术难度及创伤明显增加。
5、术前患者极度后仰X线显示下颌角平颈2、3水平,可实现融合手术。
6、骨科吉光荣教授具有丰富的高位颈椎手术经验,熟悉颈前解剖结构,有能力信心完成颈椎前路手术。
7、医院骨科拥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器,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综合以上因素,吉光荣教授迎难而上,选择手术难度较大的颈2.3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取患者自体髂骨作为植骨融合材料,不仅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同时大大提高椎间融合的几率。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整个手术过程平稳,术后患者安返病室。
医院骨科
专业、敬业、务实、关爱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