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西郊骨科
医院骨科
骨科在线
骨科疾病
创伤骨科
骨科手术

医院小儿骨科郭源主任荣获第六届

年5月6日,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推选活动揭晓仪式在京举行,我院小儿骨科郭源主任荣获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院党委赵晓兰副书记出席了此次活动。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选树活动,自年开展以来,宣传了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业内外高度认可的医务人员,成为全系统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活动。年5月至12月,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都卫生计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在首都卫生机构中,广泛开展了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推选宣传活动。经过各单位层层推荐、全行业评选、网络投票、媒体公示、评委会审议通过:医院钱素云等10人被评为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我院郭源等19人荣获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

文/党办

医院首都健康卫士郭源主任专题片《爱的力量》

郭源同志先进事迹

乐于奉献,道是无情却有情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应届大学生,在经历了北京医学院5年制医学本科严格正规的训练后,年他被分配到了医院,在这个骨科学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神圣殿堂,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从医生涯。

医院骨科专业中唯一按照年龄划分的科室,治疗病种复杂,创伤急诊高发,是骨科系统有名的“清苦”科室,选择这个专业,就意味着和家人的聚少离多,意味着风险和责任。在住院医师期间,作为科里为数不多的北医本科毕业生,他被寄予了厚望,除了繁重的临床工作,还担负了科室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此期间,他利用别人下夜班的时间仔细钻研解剖标本,研究手术技术,虚心向比他年长的进修医生学习请教,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骨科基本功。

儿童骨折石膏固定后容易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影响患儿一生,对此,他忧心忡忡,在当时一个人出急诊,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业余时间经过几个昼夜的思考,根据患儿家长的普遍理解程度,兼顾科普与专业,字斟句酌的为患儿家长写成了“儿童骨折石膏固定注意事项”,并将其免费发放到每一个石膏固定患儿家长的手中,有效的避免了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写于上世纪90年代一页纸,一直沿用至今,已成为目前治疗儿童骨折石膏固定后的必备医嘱。

担任科室领导后,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按照他的话说就是“有问题,随时联系,不能因为不好意思打电话而影响科室,影响患者”,在这种“鼓励”下,自然而然他的电话就成科室“热线”了,科里同事的恋爱、家庭、生活等问题甚至也要找他倾诉,而他必然会以一个大哥或长辈的身份给出中肯的意见甚至会亲自出面帮助解决。有时下级医生因为家里有急事,安排的门诊不能及时赶到,他也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门诊做“替补”。

常年如此,科室的各项工作发展了,可是家里却没时间照顾,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直接交给保姆带了,经常是自己孩子发着烧,他却在门急诊手术室照顾着别人的孩子,以至于在多年以后,每当说起这段,他都眼圈发红,“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对家人的亏欠其实是对科室、对更多孩子的大爱,当年救治的那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有的甚至成为他的同事。来自这些患儿的笑容和温暖的祝福已成为他最引以自豪的礼物和回报。

勇于担当,急难时刻真情见

年7月,震惊全国的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受伤,40人死亡。从废墟中获救的最后一位幸存者,是一个年仅两岁的小女孩名叫伊伊。他的父母已经在事故中死亡,而她则被重物挤压20个小时,左下肢由于长时间缺血缺氧,极度肿胀,面临截肢。就在这紧要关头,郭源主任临危受命,带着全国数亿人的期望,义无反顾,赶赴温州。他见到小伊伊,握着孩子冰凉的手,温情的说:“孩子,放心,爷爷一定让你站起来!”一直哭闹不止的小伊伊奇迹般的平静了下来,仿佛他听懂了郭爷爷的话,相信郭爷爷能够治好她的腿。经过4个多小时的高难手术,连续10多个小时的持续工作,终于,手术成功,小伊伊的腿保住了。

新疆男孩柴邦杰,右臂受伤,造成严重的术后遗留畸形。在全国各地求医无果,所有人束手无策之际,郭源主任用精湛的医术,挑战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攻克了一个个手术风险,男孩的右臂,奇迹般的恢复了。美国华裔男孩江翔成,右腿二次骨折,固定螺钉全部断裂,面临终生残疾。在美国医生的建议下,近乎绝望的一家人找到了郭源主任,经过全科多次会诊,经历5个小时的手术后,孩子的右腿顺利复位,一年后恢复了正常的活动,重新回到了校园。

每到关键时刻,郭源主任都可以挺身而出,正是源于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他对于患者的真情。作为一个老党员,长期以来,他用行动践行着“两学一做”的活动精神。

敢于探索,攻坚克难多磨砺

在临床工作中,儿童髋关节脱位(DDH)一直是小儿骨科最重要的疾患,可能导致患儿跛行、疼痛甚至终生残疾,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限度的避免后遗畸形甚至可能获得正常髋关节。通过30来年的临床实践,郭源主任对此深有体会,而且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他深知早治疗固然重要,但是过度治疗同样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花费甚至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对于选择性筛查和普查在国际上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也是需要长期临床随访研究的公共卫生难点。

为此,从年开始,他就呼吁在北京市开展DDH早期筛查,并积极参与筛查工作,多次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医生讲课培训早期筛查办法,另一方面,为了攻克早期筛查的技术难题,让筛查方法更为精准和规范,造福广大患儿。他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申报了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研究项目和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临床创新项目,对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5年的潜心研究,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北京地区婴幼儿DDH早期筛查方法已趋成熟,北京市婴幼儿DDH早期就诊年龄显著下降,基本实现无漏诊婴幼儿DDH的公共卫生目的,推动了我国小儿骨科在该领域的发展。

在儿童创伤救治方面,针对最为常见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为了避免因治疗不当所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他潜心研究了独特的整复手法,用于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因手术导致的肘关节僵硬等严重并发症。

在临床研究中,他强调作为临床医生,研究的东西要实用,要接地气,能踏踏实实为患儿服务,严厉反对华而不实和各种科研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界存在的这些方面的问题,他都毫不留情的予以当面批驳,这种做事风格非常好的维护了小儿骨科的学术风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的磨砺也换来了累累硕果,在他的组织带领下,由全国小儿骨科专家参与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疗规范”已成稿,并为中华骨科杂志录用,他指导完成的科研论文数次被SCI录用,而他的科研作风与学术水平也为全国同仁公认,并被大家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组长。

襟怀坦荡,心底无私天地宽

一名年轻骨科医生的成长,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环节,带教老师无私的帮助和培养尤其珍贵和重要。郭源主任作为高年资骨科医生,在培养年轻医生时可谓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为了让年轻医生尽快掌握手术技术,他毫无私心、乐为人师,已经多年站在了助手的位置上去帮助年轻人成长。有一次在手术中,下级医生使用骨刀时不慎伤了他的手,当时就出血不止,所有在场的人都非常紧张,可是他边自己包扎边安慰着伤他手的医生,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在科室年轻医生的成长道路上他总是襟怀坦荡,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为年轻人搭桥铺路,在他的努力下,科室的力量迅猛发展,很多年轻医生都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并与欧美等国际著名的小儿骨科治疗中心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学术互动频繁。他领导的医院小儿骨科有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0名,是目前国内最著名、科室规模最大、医师人数最多的小儿骨科专业科室,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数千例,病种涵盖了小儿运动系统的各种疾病和创伤,在先天性及发育性畸形、儿童骨肿瘤诊治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默默耕耘,愿作春泥更护花

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默默耕耘,郭源主任已然成为国内小儿骨科学界公认的敢于说真话的学术带头人,然而在全国学科发展的角度上,他清醒的认识到小儿骨科的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地区发展不平衡、学术骨干缺乏、学术诚信不足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

为此,他下大力气帮扶落后地区,医院的年轻医生,经常利用自医院讲课、开展学术活动,他经常说的是“做一台好的手术不如讲一节实用的课程更为有用”。为了这个“授人以渔”的理念,一年四季,他的行程遍及大江南北,医院在他的扶持下都设立了小儿骨科专科,使当地的儿童受益无穷,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执行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全面深化医疗改革的指示精神。

医院和落后地区的年轻学术骨干,他甘为人梯,为他们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相互交流,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碰撞,支持循证医学研究。在担任首任中华医学骨科分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组长期间,先后邀请了30余位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著名专家教授与国内同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小儿骨科的研究水平,对于小儿骨科未来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郭源主任说他的初心就是母亲教导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这个看似简简单单的目的,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辛勤和汗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除了在学科发展方面他愿意做一个“护花”的人,在临床工作中他的愿望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全国最有名的小儿骨科主任,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这些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无论家庭贫富,他都一视同仁,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给家长以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给患儿以新生。

很多家长说他们孩子让“郭爷爷”看完病后变得“懂事了”,现在很多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每年仍然不忘记来看看“郭爷爷”,有的孩子甚至成为他的知心朋友。他经常教育年轻医生,“病是在人身上,我们是给人看病,不能眼里只有病,要理解熟悉孩子,要寻找最合适这个孩子的治疗方法”,他的这种治疗理念已经成为医院小儿骨科的优秀传承。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郭源主任用自己30多年的从医经历,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csgk/612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