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下跌已经成为迈瑞医疗的主旋律,整个5月份迈瑞医疗累计下跌了近10%。如果把时间维度再拉长,整个年到今天迈瑞医疗基本上都以下跌为主。
年2月18日,迈瑞医疗在创下.51元的高位后开始下跌,期间还时不时来一次“跳水”,到年5月26日已经下跌到.30元,股价较历史高位下跌快五成,也就是所谓的“腰斩”,市值蒸发掉了将近亿元。
糟糕的是已经下跌了一年多的迈瑞医疗至今似乎没有一点止跌的意思。而在暴跌之前,公司大股东高管已趁机在高位套现,留下一众散户在风中凌乱。
曾经的“械茅”,投资者眼中的“小甜甜”,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变成了“牛夫人”,对此机构小散纷纷表示“累觉不爱”。
01
迈瑞医疗股价跌跌不休,完全可以甩锅给A股,毕竟比迈瑞医疗跌得更猛的是我大A股,五年前上证指数在点,五年后还是在点,稳得一比。
再不济也可以甩锅给行业,自年以来医药股普遍下跌(在疫情中大发横财的除外),还有比迈瑞医疗跌得更惨的,曾经的“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股价在一年时间里从元跌到27元,市值蒸发掉了亿元。
医药股普遍下跌背后想必有“共性”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行业周期。实际上在本轮下跌之前,医药股已经走出一波不错行情.
包括迈瑞医疗从年10月16日,以48.80元的发行价登上A股后,股价涨到最高时.51元,市值从亿元一直涨到了亿元;同样,恒瑞医药股价从年的40元涨到年的1月的元,整整涨了五年,市值最高时也达到亿元,同样也被送上“药茅”的称号。
市值动不动就上千亿元,想想都有点夸张,而且股市有涨有跌,再涨也不会涨上天,牛掰特斯拉都开启暴跌模式了,所以医药股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自医药行业自身的周期。年之前的前十年对中国医药企业而言可以说是躺着赚钱的日子了,随便在国外引进点新药在国内复制粘贴就可以掏空国家医保,掏空全国人们腰包。
医药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平头老百姓连生病都不敢,这样的日子肯定是持续不了多久的,所以从年开始国家开始对这些药企动手了。
02
年11月15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简称4+7城市)打响药品带量采购第一枪。
经过一番灵魂砍价,首批“4+7带量采购”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25个中选,其中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如今带量采购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政策,从年到年已经完成六轮集采,集采范围从仿制药、化学药、生物药到医疗器械再到中中成药,无一幸免,近期连核酸都已被纳入集采范围,降价幅度也十分可观,几轮集采下来平均降幅50%以上,最高降幅在90%以上。
带量采购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壮举,但是对医药企业而言日子就难过了,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躺着赚钱。
作为主营高端医疗器械的迈瑞医疗一度自信的以为自己不会受到冲击。但事实证明,集采之下,没有例外。
年7月30日,安徽传出医疗设备集采的风声,仅仅只是风声,迈瑞医疗当天大跌8.44%。8月19日,安徽率先开启省级临床检验试剂带量采购,第二天迈瑞医疗暴跌17.05%,创下登陆A股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好巧不巧就在安徽开展检验试剂带量采购前两个月,迈瑞医疗才耗资人民币40.35亿元收购了全球体外诊断头部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HytestInvestOy(海肽生物)%股权,准备在IVD领域大干一场,结果却迎面撞上了集采。
当然集采也不见得是坏事,中标企业可以通过以量换价扩大市场范围,但是以量换价能不能覆盖由价格下降导致的收入下滑就很难说了。
集采之下,药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到合理的水平,但是会造成财报上业绩数据下滑,医药行业的估值体系也会随之重置,药企估值相比以往将普遍被打上三折五折。
03
当然,迈瑞医疗股价暴跌也并不能完全甩锅于宏观经济、行业等客观因素,自身基本面才是决定其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
迈瑞医疗在年从纽交所退市时估值仅为33亿美元,约合为人民币亿元。但是仅仅两年后登陆A股时,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了亿元,两年后市值突破亿元。短短两年时间里,估值差异如此之巨大,很难说迈瑞没有泡沫。
但凡新股上市多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会显露出其真实的投资价值。因为上市之前,IPO企业为卖出个好价钱,通过投资收购等手段做大企业规模,撑收入做利润调报表,这些企业在上市后三到五年时间里就会现出“原形”,业绩“变脸”的“变脸”,暴雷的暴雷。
迈瑞医疗上市三年有余,其投资价值中枢并未完全显露出来。而在上市之前,号称以技术之长的迈瑞医疗收购了不少企业。
年,迈瑞医疗以2.0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年,迈瑞医疗一举并购了深科股份、苏州惠生、浙江格林蓝德、长沙天地人、杭州光典、武汉德骼拜尔、北京普利生、上海医光、上海长岛等众多公司,布局IVD、输注泵、骨科及内窥镜等业务。
年,迈瑞医疗又以1.0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ZONARE,布局欧美市场高端超声影像业务。这些投资并购奠定了今日迈瑞的业务格局。
医疗企业投资并购并不稀奇,但是迈瑞医疗投资并购太过于频繁,不排除有“撑收入,做利润”之嫌,公司是否具有内生增长能力也需进一步观察。
上市后的迈瑞医疗业绩已出现下滑的苗头。从年到年,这五年时间里,迈瑞医疗营收维持在20%以上增长,但是净利润增速从61%下降到20%。
另外,还有一个事情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的高管已经在股价高位减持套现。公告显示,迈瑞医疗副董事长成明和在年9月2日至12月28日期间,通过EverUnion以.88元-.41元的价格区间,一次性陆续减持了公司万股,合计套现约23.28亿元。年5月12日至7月2日期间又以以.88元-.91元的价格区间,合计套现约20.83亿元。
所以,对于迈瑞医疗,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