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医院骨科教学工作再添佳绩。骨科教学团队主导的《运动骨关节病学在线课程》由同济大学遴选推优上报,经上海市教委考评审核后纳入《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
在年《运动骨关节病学线下课程》获得上海市高校重点建设课程后,教学团队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顺延性上的不足,彼时翻转课堂理念刚被提出,程黎明教授等教研室骨干果断提出要依托教改时机,推进基于网络智慧树平台的《运动骨关节病学》网络课程的建设。该网络课程以线下课程为依托,以“上小课、讲重点”为慕课核心,历时3年时间,14名老师共同授课,打造成全国骨科领域第一个本科在线教育课程,也使得《运动骨关节病学》系列课程拥有线上、线下授课模式的完美闭环。
本课程共53个在线视频,4次见面课组成。医学生线上课前学习、线下课堂翻转、课后线上复习测试、参与见面课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线上重点、难点的反复复习、测试,通过典型病例的点评讲解,分析病例特点,虚拟现实VR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授课,解决了专业课程理解难、效果差的特点,促进了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在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全国唯一的运动系统疾病的本科网络教学资源,共惠及了全国17所高校的三千多名医学生,为扩大同济医学的影响频添助力。本课程纳入重点建设名单,既是对《运动骨关节病学》教学团队前期工作的肯定,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将努力完备整个课程建设,使得整个课程能带给学生更优的教学体验和更好的教学成果。
文
骨科
编辑丨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医院作为一所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原标题:《《运动骨关节病学》课程建设推陈出新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