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西郊骨科
医院骨科
骨科在线
骨科疾病
创伤骨科
骨科手术

全员上阵武汉协和医院骨科治疗小组投入抗疫

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工人日报客户端4月15日电这是一个常见的骨科治疗小组,由组长田洪涛副教授,主治医师贾杰,住院医师张玉琼三位医生组成。在新冠疫情来临之前,这个治疗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治。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们三人约定,暂时告别骨科医师的身份,一起投入到抗疫一线的战斗。

疫情爆发后,田洪涛副教授投入到急诊外科一线支援,每天进仓工作12小时,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在一线工作的同时,田洪涛副教授联合其他医师,利用休息时间,通过之前搭建的互联网平台,服务由于疫情无法来院随访的骨科患者。线上指导患者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监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做到本治疗组的术后患者在疫情期间无一失访。累计帮助了余患者进行线上康复治疗,保障了特殊时期关节术后患者的恢复质量。这套线上康复系统申报了数项软件著作权与发明专利,收到同行与患者的好评。

贾杰主治医师在疫情期间经历多个隔离病区的工作,胆大心细的他一开始就主动承担了取咽拭子这个高风险操作。在进行了30余次咽拭子操作之后,贾杰医师发现现有的咽拭子操作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近距离面对患者,咽拭子操作容易引起患者干呕或咳嗽,产生气溶胶,如果在防护不足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极高。同时由于光线以及防护用具的影响,对患者咽部的暴露往往不满意,这可能是导致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率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在医院的积极帮助下,贾杰医师发明了新型咽部暴露及观察装置,通过牙托及压舌板装置的自行固定及可视化装置的应用,可以良好的暴露咽部并让医务人员不必近距离面对患者完成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张玉琼医师是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90后年轻医师。2月初疫情最为紧张的时候,本可以回老家的他瞒着医院的号召,志愿支援刚医院的协和西院。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他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援鄂医疗队并肩作战,并最终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这是一个协和团队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团队的缩影,在疫情的寒冬即将过去之时,我们站在初春里回望,他们的身影曾经如此坚定,他们的智慧曾经闪耀光辉,他们从未辱没自己的白色盔甲,他们是中国医生!(工人日报记者张翀通讯员协宣)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gkss/10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