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市井俗话说:“最赚钱的勾当都写在法律里”,话是糙了些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以这样的逻辑推理,那人们最爱夸谈的应该就写在广告法里。
新的广告法中明确规定的违禁用语多到违反它本身,但一个“最”字便足以概括。
吉尼斯世界纪录,各种年度音乐榜单,各式“之最”盘点,人们对这些记录说不上了如指掌也称得上信口拈来。
但恐怕很少人会知道世界传唱最广的英语歌曲《生日快乐歌》,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赚钱的歌曲。
在很多人心中,这首歌几乎像是《国际歌》那样乃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
可事实是,这首诞生了一个多世纪的歌曲是受版权保护的!
其版权持有方每年能以此获得近美元的收益。
相比之下漫威花万美元买下齐柏林飞艇乐队的歌曲就显得不是那么令人惊讶了。
在美国,随便唱《生日快乐歌》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即使是在自己的大型聚会上。
年,玛丽莲梦露为肯尼迪总统献唱改编版《生日快乐歌》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年,最终以法院裁决版权持有方华纳-查普尔公司的版权无效尘埃落定。
而人们大多都拍手称快,仿佛已经忘记了这是一个以版权保护为政治正确的时代。
不难发现,在《生日快乐歌》的版权战争中,我们谈论的并不是创作者的利益,而是将矛头指向垄断版权的商业公司。
歌曲真正的作者希尔姐妹并没有因版权保护而暴富
似乎版权捍卫的并不是创作者的利益而是某些借此发大财的利益体。
三位敢想敢做的瑞典年轻人希望用行动打破这个他们心目中不公的规则。
在互联网浪潮汹涌的汪洋中建起属于自己的海盗湾。
____________
电影《海盗电台》中,一群崇尚自由胸怀理想的主播因为反感主流的束缚,他们在海上架设起自己的摇滚电台,每周7日、每日24小时不间断给受尽了尘俗滥调的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电影上映的5年前,三位瑞典年轻人奈杰、桑德、瓦格因为出于对版权的反感而聚在一起,商讨着一件大事。
他们早在中学时代就经常以破解各类游戏和软件为乐,那年他们一起加入了瑞典民间的“盗版局”。
很难想象在瑞典这样发达的国家,人民对待版权竟会如此随意。
在6年以前,瑞典没有法律限制任何网络下载或共享行为,因此这个国家素有“盗版的天堂”之称。
得益于本国通讯巨头爱立信的技术,瑞典是当时网络普及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最重要的BitTorrent协议*也由美国人布拉姆·科恩创造出来了。
天时,地利,人和。
受到当时BT下载站“SuperNova”的启发,决定也办一个瑞典特色的下载站,于是海盗湾横空出世。
*注:一种用户对用户的去中心化传输协议,由用户上传贡献下载速度,一般而言越多人下载速度越快,是共享资源的一种极佳方式。
最早,瓦格还在墨西哥的一家公司工作,海盗湾的网站就靠他的职务之便架设在了那里的服务器上。
网站是一上线就得到了许多盗版爱好者的欢迎,他们将电脑中的资源制作成BT种子,自发上传到海盗湾。
海盗湾则负责将这些资源分门别类整理好,让更多的人方便地下载到自己想要的资源。
海盗湾最早期的服务器
这个全新的资源分享网站非常受瑞典当地的网民们喜爱。
不少老网民甚至感受到了互联网早期那种令人暖心的共享氛围。
不得不承认当有人贡献出一个你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的资源时,那种感觉就像到了家一般温暖。
正因为如此,海盗湾扩张得很快,几个月后便从瑞典盗版局中独立了出来。
由三位创始人打理,神童瓦格负责解决网站软件上的问题,奈杰负责硬件。
海盗湾三剑客,瓦格、桑德、奈杰(由左至右)
精明的商人们似乎也非常看好这个网站的前景,其中一位还给海盗湾提供了一笔启动资金,甚至给他们的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费用都打了折扣。
海盗湾也顺利从墨西哥回到了故乡瑞典。
一年后,海盗湾上的种子文件已经超过了6万个,下载过资源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万,其中的80%来自瑞典,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20%。
这激起了各大版权商的极度不满,尤其是美国的一些电影音乐游戏巨头们。
从海盗湾成名的那天起,警告的律师函就从来没有少过。
只是海盗湾从来都不把这些铺天盖地的警告当一回事,甚至将这些律师函在海盗湾的专属页面公开调侃。
“请允许我提醒你,瑞典不是美国的一个州,它是位于欧洲的一个国家,美国法律在这里不适用。”
在警告与控诉中,海盗湾服务器从最初的一台奔腾3内存兆的笔记本电脑变成了20多台专用的主机,广告收入也已经超过了15万美元。
正当海盗湾混得风生水起之时,瑞典时局却变了天。
5年,美国娱乐业巨头们在尝试了无数次警告之后终于不再执着,转而求助于瑞典政府。
然而,瑞典政府的不作为态度才算是彻底激怒了这些巨头们。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以美国电影协会等组织的名义集体施压。
美国也对瑞典政府发出警告,必须对海盗湾采取行动,不然将考虑把瑞典列入世贸组织黑名单。
迫于国际压力,瑞典政府在5年中旬修订了先的条例,引入了欧盟版权保护协定,海盗湾形势严峻。
可海盗湾背后的支持者们可一点都不怂,6年的第一天,一个以版权改革为核心思想的党派成立,自称“盗版党”。
盗版党认为,现行的版权制度已经过时了,基本背离了其声称鼓励创新的初衷,反而沦为扼杀文化、妨碍自由、遏制知识共享的罪魁祸首。
6年的5月31日,60多名警察涌入了海盗湾服务器所在的机房,包围了在里面工作的奈杰和瓦格。
警察拘留了他们,查封并没收了所有海盗湾的服务器,这些设备装了整整三车。
事发当天,美国电影协会发表了欢庆的新闻稿《瑞典当局击沉海盗船》。
其中协会主席向全世界的海盗(盗版使用者)宣战:“这个世界没有可以保护你们的港湾!”
然而,海盗湾的生命力绝不会如此脆弱。
事件引起了瑞典网民的爆炸式的愤怒,原本查封海盗湾已经足够气愤了,没想到背后还有美国在插手。
于是在盗版党的组织下,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两地都有千人走上街头抗议。
另一边,海盗湾的查封也并不顺利,服务器被转移到荷兰,仅仅三天之后便又重新上线。
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炮轰好莱坞的特别版LOGO,以此回敬对手。
为了几年这次事件,海盗湾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盗版独立日”。
事件爆发之后,大量民众为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加入了盗版党。
当年的瑞典大选中,盗版党获得了3万多张选票,成立仅仅9个月就成为了议会外最大的党派。
而海盗湾也因为事件的巨大影响迎来了更多的用户。
三位创始人也寻找另一条摆脱权力控制的道路,买下位于公海不受任何国家控制的“西兰公国”*。
只不过最终并没有筹到足够的捐款而流产了。
*注:西兰公国原本是二战时期英国修建于公海的海军堡垒,战争结束后被废弃,后被前英国陆军少校带领家人占据,对其行使主权。7年1月8日,西兰公国公开出售这块仅有平方米的国土。
西兰公国
虽然在突袭事件后,海盗湾未被击垮甚至功力大涨,但其实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全球各大娱乐业巨头纷纷起诉海盗湾,这其中包括美国电影巨头、唱片巨头以及游戏巨头。
这场世纪诉讼在9年开庭,由于空前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