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1025/6601498.html西格玛医学洞见:一文读懂机器人及临床试验设计机器人背景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借助微创伤手术及相关底层技术的发展而发明。手术机器人被用于在高于人类能力的微创伤手术领域中实现高于人类能力的对手术器械的精准操控。手术机器人通常由手术控制台、配备机械臂的手术车及视像系统组成。外科医生坐在手术控制台,观看由放置在患者体内腔镜传输的手术区域三维图像,并操控机械臂的移动,以及该机械臂附带的手术器械及腔镜。机械臂模拟人类的手臂,为外科医生提供一系列模拟人体手腕的动作,同时过滤人手本身的震颤。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名为”Arthrobot”,用于进行骨科手术。然而,Arthrobot需要由两名医生同时操作,而且比传统的手术方法更为复杂和耗时。年代,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的设备已经可以由一名医生独立操作,而且手术过程更为精确和安全。比如,年的”ROBODOC”和年的”ZEUS”手术机器人。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达芬奇”手术系统,这是第一个得到FDA批准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也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之一。”达芬奇”手术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国的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起步稍晚。年,我国研制成功首台手术机器人,然而直至年,才引进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年标志着中国医疗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成功注册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疗机器人,从此揭开了医疗机器人高速发展的新篇章。到年,我国已有多款康复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注册,显示出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势头。手术机器人的开发已成功克服开放手术及传统微创伤手术的众多限制。开放手术虽然常见,但由于其手术切口长且深入手术区域的程度有限,会导致患者康复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感染率高并造成大手术疤痕。传统微创伤手术通过在患者身体上的小切口进行但无机器人辅助,其特点是可以减少失血及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然而,传统微创伤手术亦有不利影响,最明显的是,其会影响自然手眼的协调及灵活度。在传统的微创伤手术中,外科医生于操控腔镜进行探测来观察手术区域。通过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几个大突破,如:突破一:脏器位置深,狭小空间的精细操作;突破二:通道重建、保留器官功能更精准操作;突破三:合理布局打洞,减少创伤;突破四:让医生坐着集中精力做手术。(图片来源于精锋机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gkzx/1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