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西郊骨科
医院骨科
骨科在线
骨科疾病
创伤骨科
骨科手术

中秋感怀母亲周晓莉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94665.html

中秋佳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但是由于工作繁重及路途遥远,许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不能回家团聚,寸寸相思只能深埋心底。节日前夕,一位在宁工作的基层领导干部写下的这篇文字,读来让人不由得泪湿了眼眶。

作者的母亲,“豁达明理、温婉贤德、勤劳节俭”,凡事总不愿给子女添麻烦,因为在她眼里,女儿工作之事大于天。她也许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漂亮话,却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把好习惯、好品行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优良家风。她不只是作者的母亲,也是中国广大母亲的一个缩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字,去感受母亲的舐犊深情,和女儿的反哺感恩。

母亲

〇周晓莉

中秋将至,秋雨绵绵……妹妹打来电话,问我过节是否放假,如果放假能否可以挤出一点时间回家看看母亲。我心里一惊,急问母亲怎么啦?妹妹说:没啥大事,就是她看到母亲悄悄对着我的照片抹泪,估计是想我了。妹妹又接着说,前段日子,母亲已经请人在老家锢好了墓,做好了“寿衣”,准备好了一切后事,说是怕有一天,她突然不在了,免得我们忙得手忙脚乱。在我心中,母亲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能干。我从来没想过母亲有朝一日也将会离我们而去。心疼、惭愧、恐惧,各种情绪集结在一起,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泪如泉涌。母亲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小时家贫,没有念过多少书,只有小学文化。可是母亲一生豁达明理、温婉贤德、勤劳节俭,深得乡邻赞誉和子孙爱戴。打我记事起,父亲一直在各地奔波忙碌,只有放假才能回家。所以一年到头,家里家外全是母亲一人操劳。我们姐妹三人如楼梯台阶一般,一个比一个大不了几岁。母亲一个人既要带孩子,还要种二十几亩地。那年月,旱涝不均,产量很低,粗粮多,细粮少。父亲打工挣来的钱也不多,家里生活很拮据。每次吃饭,母亲总是做两样饭,我们吃细粮,她吃粗粮,蒸馍也是两种,我们吃白馍,她吃黑馍。我见过母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非常瘦,脸颊深陷。但小时候的我,却并不知道心疼母亲。村里爷爷那一辈老人还在世的时候,见到我时,都会笑着打趣:这就是那莉娃呀,都成家了?几天时间,还记得你妈天天给你送馍哩!我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老人们说的事情历历在目。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距县城60多公里,我住校,开学到校,放假回家。母亲知道我爱吃她做的酵面馍,每个周六,她都会早晨五点起床,打着手电筒在漆黑的小路上走上一个多小时到达镇上的车站,把头一天蒸好的馍拖班车司机给我带到县城。那时候没有手机,从开学到放假,母亲捎来的干粮成了我们唯一的联络,我们总是按照约定好时间她送我取,一送就是三年。高二的那个寒冬,天特别冷,一天早晨,白茫茫的大雪封住了去往县城的路,尽管母亲知道,大雪封路班车可能会停运,但她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跑到车站,因为她怕万一县城雪融化了车通了,我没等到捎去的干粮会着急。于是她在白雪茫茫的小道上低一脚浅一脚的踩着厚厚的积雪赶到了车站。当司机看到我的“雪人母亲”,惊呆了。寒冷冰雪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呀!就这样,一送就是三年,直到我高中毕业。母亲很刚强,总不愿“麻烦”别人。多少年来,除了亲戚和乡邻们主动相帮以外,无论农活还是钱物,母亲几乎没求过任何人。何止是不求人,连自己的孩子母亲都不愿意给添麻烦。在母亲眼里,孩子在自己跟前的时候,是一家人,有事必须共同担当。一旦出嫁,那便是亲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日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给孩子添麻烦的。我有时候生气了,埋怨母亲:干嘛跟我们这么生分?母亲却总是笑着说,当老人的,能不给娃添麻烦就不给娃添麻烦,要活得有志气。前年,母亲遇到车祸重伤,在手术室抢救十个多小时,因为那段日子脱贫攻坚异常忙碌,怕我知道了影响工作,硬是不让家人告诉我。母女连心、心神不定的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一连给母亲打了五个电话。可是电话要么是父亲接,要么是姐姐接。最后,在我的追问下,姐姐告诉我母亲出了车祸,正在手术室抢救。我心急如焚,责怪姐姐对我隐瞒真相。我挂了电话急忙安顿女儿的生活,然后准备连夜赶回去。母亲从手术室出来,姐姐告诉她我已经知道了她受伤的事,我准备连夜赶回。母亲听了,顾不上术后的疼痛,立即“逼着”姐姐拨通我的电话,她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用沙哑声音对我说:“娃呀,你bao担心,医院,有最好的医生,我好得很哩,你工作又忙,路又远,就不要回来了……”我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母亲文化浅,不会说大道理,更不会说要活得有尊严,但我懂得她老人家的意思。心疼之余,我对母亲肃然起敬。母亲一生极其节俭,但对儿孙却非常大方。每次回家,只要她有的,总是极力地想给我们带上。每次从家走,车后备箱里都塞满了东西。我的两个女儿9岁多了,每次从家走的时候,母亲都会准备上几大包东西,说是让娃路上吃。女儿很懂事,知道姥姥舍不得吃,把啥好吃的都给她们,总是要留一部分给姥姥吃,可是东西最终还是被母亲从车窗里塞了进来。每次女儿都感慨:姥姥真好,像姥姥这样的老人,子孙们不爱都不由人。母亲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是全村乃至全镇知书达理典范;没有学过统筹方法,却把家里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太多的言语,却用智慧与勤劳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家........每当遇到问题时,她总是沉着冷静想办法,问题迎刃而解;每当我们气馁时,她总是站在身后,默默地给我们最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每当我们迷惑时,她总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目睹了她带给家庭的变化,接受着熏陶感染,享受着浓浓的爱。当十里八乡乡亲们对母亲赞不绝口时,她却总是害羞的岔开话题,说她没啥本事,一辈子没文化,做的不够好........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人。又是一个中秋节了,中秋月圆盼团圆,异乡的游子,也该挤出时间回家团圆了。(作者系宁强县毛坝河镇镇长,文中插图来自于网络)

责任编辑:王化斌苏晓莉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gkzx/801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