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叶。
相关名大青、菘蓝、大蓝、蓝靛叶、靛青叶。
图片产地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大多为栽培品。
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20cm,宽2~6cm;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饮片
不规则的碎段。叶片暗灰绿色,叶上表面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叶柄碎片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第1次在6月中旬,采后及时施肥,第2次在7月下旬,加施肥管理得当,9-10月份可采收第3次。北方地区一般在夏、秋(霜降前后)分两次采收。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20cm,宽2~6cm;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饮片
不规则的碎段。叶片暗灰绿色,叶上表面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叶柄碎片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质轻升浮,药力颇强,入心、肺、胃经。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主治病证(1)温病热入血分之高热、神昏、发斑。(2)丹毒,咽喉肿痛,口疮,痄腮,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大寒,故脾胃虚寒者忌服。药理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及抑制心肌收缩等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平台旨在传播养生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