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演练
1.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说法错误的是()。
A.引起行政争议的行为,是由其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或者是由这些机关、组织所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所实施的[手机做题]
B.进行诉讼的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
C.进行诉讼的行政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
D.当事人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答案:C。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理论上所称的抽象行政行为争议目前不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内。
2.医院向银行贷款,银行要求其提供抵押担保。下列可以用于抵押的是()。
A.医院的住院大楼
B.医院院内自行栽种的银杏树
C.医院的医疗仪器
D.医院的救护车
答案:B。
3.毛泽东思想形成于()。
A.土地革命战争中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战争初期
答案:D。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标志: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成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代表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力量创造的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即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以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志。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的战争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战争的中的地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改造我们的学习》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
4.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
A.计划体制改革
B.金融体制改革
C.行政体制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我国要发展生产力,必由之路是经济体制改革。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意志注主义的一种表现
答案:C。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阐明了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
正确回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中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辨析,特别是“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句,同学们往往认为这种表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中“实践”的含义是()。
A.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B.主观创造客体的活动
C.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D.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答案:A。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本质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7.某公文开头的其中一句是“……已收悉,现将所询问之XX情况报告如下……”,该公文的文种属于()。
A.批复
B.通知
C.报告
D.函
答案:C。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8.西蒙的决策理论指出,人们在决策时只能根据有限信息和限部情况进行不全面的主观判断决策。以下符合该决策要求的是()。
A.最佳的决策
B.满意的决策
C.理性的决策
D.最快的决策
答案:C。“有限理性”理论是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前提。西蒙认为,当我们把人当作一个行为系统来看的时候,其认知能力是极其单纯的。这种有限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人们在决策时只能根据有限信息和局部情况,依照不全面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决策。按照完全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要在所有可行的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但是,任何时刻,我们都只能想出非常有限的几个可能动作作为备选行为方案。由于每种备选方案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果,所以许多可能结果集根本无法进入评价阶段,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它们也是备选行为方案的可能结果。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刻,行为主体都只能想出非常有限的几个可能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只有容忍选择中的可行性局限,才能进行决策。
9.各国货币的汇率不受黄金平价的约束,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随外汇市场的变动而变动的汇率制度是()。
A.盯住汇率制
B.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
D.联动汇率制
答案:C。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
10.公文中常用的“兹”的意思是(C)。
A.你
B.这
C.现在
D.此
答案:C。“兹”指的是“现在”的意思,是出于一种礼貌、书面性更强一点是一种礼仪用语。
点击图片即可刷历年真题
备考交流群
?教师招聘交流群:
?公务员备考交流群:
?毕业生求职交流群:
?银行考试备考交流群:
?事业单位备考交流群:
全名师公职培训机构
—
总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