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颈椎病很多人都不陌生,而对于颈椎病的症状,不少人都随口就来:不外乎就是伴有颈肩痛,伴有头晕、头痛,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手足麻痹等症状。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对颈椎病“常规性”的认识,让大家完全忽略了颈椎病其实有很多类型,各自危害性不同,而其中一种叫“脊髓型颈椎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它在颈椎病的各种类型中却是危害最大的——起病隐匿,致残率高。
近日,我院骨科成功为一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顺利实施“颈3—4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颈3—4椎体内固定术”,该手术在我院首次开展并取得成功。
患者女性,69岁,于.7.12日以“间断双上肢麻木一年,加重伴头晕,双下肢麻木无力,走路不稳一月余”收入我院内科,经内科检查后系脊髓型颈椎病,于.7.15日转入骨科,患者入院后,科室护士热情的给病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需要,制定护理方案。经过科内会诊,完善各项术前准备,由于颈椎部位特殊,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手术后有可能出现截瘫、脊髓损伤不能恢复、颈前血肿、水肿窒息等许多的高危并发症。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安全,科室积极组织院内会诊,予以周密的围手术期准备,经术前认真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各种风险并发症的预防处理预案。7月22日在全麻下为该患者实施了“颈3—4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颈3—4椎体内固定术”,手术历时1小时30分,手术顺利。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现患者病情持续好转,复查结果满意,目前正在逐步康复中。
该项手术是我院独立完成的首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例,颈椎前路手术因手术部位在颈前部,由于位置特殊,紧邻延髓﹙生命中枢﹚、颈总动脉、气管、食管、甲状腺、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重要器官,故手术难度大,风险性极强。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在该类手术治疗中的空白,证明了我院骨科在颈椎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医院脊柱外科技术新篇章。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危害都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是因为颈椎椎体和相邻软组织退化,造成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加上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影响,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患者发病时常常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便等。
长期伏案工作、外伤、颈椎退行性变等都有可能造成脊髓型颈椎病。也有一些患者是先天性颈椎畸形引起的。临床上,这种类型的颈椎病人较少见。
这种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的颈椎病,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加上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发病的表现也会很不一样,不容易被察觉。有些可能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也只是有些手指麻木的轻微症状。
脊髓性颈椎病通常在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表现为普通颈椎病的症状,如颈肩痛伴头晕、呕吐等,有的患者会出现手脚麻痹,容易以为是神经性疾病问题,而在神经内科就诊导致延误病情。一般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僵硬发抖、无力、颤抖,行走困难,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之后会发展为双侧上肢发麻,手的握力减弱,灵活性降低,发展到容易掉落物品;同时可能出现胸、腹部感觉像被绳子绑住一样,医学上称为“束带感”。
在症状加重的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排尿困难与尿潴留或尿失禁症状,或卧床不起,也可并发头昏、眼花、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等交感神经症状。
病情多以隐形侵袭的方式发展,但是不同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趋势都不一样,所以出现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可能避免病情加重。另外,平时要多注意防护颈椎,多参加运动。
医院骨科
医院骨科建科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时代发展,在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的理念下,将近年的创伤骨科AO治疗原则及BO治疗理念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处理四肢创伤,特别是临近关节部位创伤及疾患,处于市内领先地位;所涉及病种主要为四肢骨折与关节创伤及疾患:包括锁骨骨折、肩锁关节分离、肩关节脱位、肩关节骨性关节炎、肩胛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骨干骨折;波及关节骨折主要为:肩胛盂骨折、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肘关节骨折脱位(恐怖三联征)、桡骨头骨折脱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上肢创伤手术数量以及难度均处于三门峡市领先水平。
急救-
或拨打要求医院出车
咨询-
预约挂号:-
医院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