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看病就医的患者正在排队等待检查和治疗。截至目前,医院积极主动与北京20医院对接合作,50余医院开展临床工作7月15日,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推医院肛肠专科医联体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医院受邀参加,并成功医院肛肠专科医联体。“医院合作,这两年我们多次上门沟通,持续推动对接,做了大量工作。”医院党总支书记李瑞峰激动地说,目前,医院已安排专家来开展坐诊、查房、会诊等工作了。“只要能对接上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我们跑多少趟北京都值得。”香河县距北京仅40公里。当地百姓想进趟北京城,方便又快捷。但如何将百姓留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是医院多年来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要把群众留在家门口,必须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业务能力。”李瑞峰说,对香河来说,如何利用好区位优势,借力北京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近年来,医院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积极主动对接北京,不断深化拓展医疗合作项目,大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在医院儿科门诊,虽已接近下午下班,仍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排队等候。“我上午看了35个患者,下午也一直在忙。”儿科主任王敏边看着病例,边告诉笔者。为了解决儿童患者的看病难题,医院医院、首都儿研所、医院儿科,分别与其达成合作协议,不仅派专家来坐诊、会诊,开展学术交流,医院的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笔者采访时正好碰上医院儿科主任孙桂连前来坐诊。“目前,这3家医院有5名医生帮助我们,有定期坐诊的,也有不定期来指导工作的。”王敏介绍,科里有什么疑难病例、危重患儿,他们也会主动联系北京专家。“年,我们儿科仅有两名医生,设有门诊但没有住院病区,日门诊量也就20人左右,可现在已有30多名医护人员,日门诊量达多人次,门诊部和住院病区面积达占0平方米。”李瑞峰说,如果没有很好地利用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儿科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患者的需求是什么,科室发展缺什么,医院就结合实际规划,边开展调查了解,边积极主动向北京对接什么。为了突出中医药特色,年开始,医院就与北京中医医院签署《中医战略联盟协议》,就教学、科研、中医药学术交流与推广等开展合作。此后,医院合作不断深化,双方麻醉科签署了“北京医学医院”合作关系,针灸科就中医适宜技术与刘长信团队、逯俭团队合作,学习推广了一罐通、振腹疗法、微针强通、贺氏管针等专项技术。医院对接过程中,双方签署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全面加强技术、科研、教学、急危重症转诊等合作。聚焦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设立了专科病房,北京专家定期开展临床诊疗教学示范,医院则安排业务骨干到北京进修学习。与此同时,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医院,分别对接签署了《医疗科研协作协议》和专科医联体合作关系,医院派出骨科、针灸科、眼科专家出诊、查房、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手术示教。为了更好地对接通州区的优质中医药资源,医院分别与永乐店卫生服务中心、通州区中医协会签署了中医治未病相关工作协议,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应用热敏灸疗法、陈虹梁指尖推拿疗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此外,医院、江西医院合作,创建热敏灸香河分院,作为热敏灸疗法在通武廊区域的推广基地。借力“京廊8·10工程”,年以来,冯建春名医传承工作站分站、黄丽娟名老中医传承基地工作室落户医院,通过跟师学习、参加临床教学、总结名医病案和中医经方等,医院有关中医技术水平大大提升。此外,医院还选派中医骨干医师参加《京廊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培训项目》,系统学习贺氏管针、宫廷正骨、微针强通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了提升全院整体中医理念,医院还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继教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四年时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温病条辨》4部经典的系统培训。目前,已完成了3部。同时,还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了《技术咨询合同》,推广《医院导引干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项目。…………截至目前,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20医院常年保持业务合作,50余医院开展临床工作。“正是基于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合作,医院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李瑞峰介绍,年上半年门诊量22.5万人次、出院病人人次,分别较年同期增长15%、21%。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加大合作力度,医院、医院等医院,学习掌握更多诊疗技术,提升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此外,还将根据需求与医院,进行对接合作。(文/杨蓓)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yygk/1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