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引发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使得股骨头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
1.股骨头坏死如何分期?I期:髋膝关节进行性疼痛,活动轻度受限,X线表现为股骨头外观正常,软骨、骨小梁结构稍模糊,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CT示股骨头中部骨小梁轻度增粗,呈星状结构,向股骨头软骨部放射状或成伪足样分支排列,软骨下区可见部分小的囊性改变;ECT有早期浓集,动脉血供低;MRI示低信号,异常改变。II期:髖关节疼痛为主,外展内旋轻度受限,X线表现为软骨下囊性变,骨组织有破坏与疏松交织现象,也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称「新月征」;CT见头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变。软骨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变。软骨下骨髓腔内0.5cm以上囊性变;ECT表现为静息相呈大块「热区」或大块「冷区」,并有冷热交杂的中间阶段;MRI,大块低信号区。Ⅲ期:髖膝疼痛加重,负重耐力下降,跛行。X线表现软骨下微型骨折,部分骨小梁连续性中断,股骨头外上方负重区塌陷变平或软骨下有碎骨片,CT表现为股骨头内骨小梁紊乱,囊性变区扩大,骨质碎裂,股骨头变形,部分区域增生硬化,髋臼骨质增生;ECT和MRI表现比Ⅱ期更明显。Ⅳ期: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行走困难或丧失劳动能力,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扁平塌陷畸形,髖臼缘增生变形,呈骨关节炎改变;CT表现股骨头轮廓畸形,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硬化和囊变相交融,骨结构碎裂等;ECT表现出局部浓集于臼头交界处;MRI低信号区比Ⅱ、Ⅲ期更明显。2.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股骨头坏死的三大主要症状是髖关节(单侧或双侧)疼痛、跛行、功能障碍。由于早期唯一症状是疼痛,常常误诊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膝关节炎、风湿病等。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时,因无菌性炎症而导致其骨髓内压增高和关节腔内压增高,周围组织和神经被牵拉挤压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早期以向后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向前可出现沿股神经、内收肌的放射痛(病人常误为膝关节痛)。中晚期以髋关节局部的隐痛、钝痛、胀痛、针刺样痛为主。临床上对腰腿痛病人,特别是臀后放射痛和膝关节痛病人,往往忽略髋关节疾患和常规的骨盆正位片不易发现X线的微细改变,这是股骨头坏死误诊、漏诊常见的两种情况。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表现有: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髖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髖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Alis征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向叩击痛阳性;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大家都在读:
1.《怎样判断自己得了腱鞘囊肿?日常如何预防?》
2.《累了一天了腰酸?快来做腰椎康复操,爽爆了!》
3.《容易致人残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该如何预防?》
4.《难受,最讨厌是晚上了,一旦躺到床上后,头和身体都不是我的了!》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不作商用。
如果您有关于骨科疾病的相关问题,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