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西郊骨科
医院骨科
骨科在线
骨科疾病
创伤骨科
骨科手术

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应用区别在哪里

作者:胡献国

板叶黛,即板蓝根、大青叶、青黛,三者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常相须使用,故称板叶黛。三者虽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出身相同,但用药部位不同,故临床使用有异。

病案举隅

咳血案

首诊:李某,女,55岁,因“咳血二年,加剧一周”来诊。患者两年来时发咳嗽,痰中带血,甚则鲜血满口,医院求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予中西药物治疗,症状时起时伏,此次因家庭纠纷,致使上症又作。

察患者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见血色鲜红,咳时胸胁牵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此乃肝郁化火,火逆灼肺,肺热壅遏,迫血妄行所为。当以清肝泻肺,降逆止血为治。

方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药取桑白皮、地骨皮、青黛(冲饮)、蛤粉(冲饮)、黄芩、白茅根、旱莲草、茜草根、代赭石各10克,龙胆草、甘草各5克,藕节5个,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3剂后,咳血仍作,舌脉如前。检视药方,药即对症,为何乏效?考虑为患者病延日久,清肝凉血药力不足。仍取原方,将青黛药量加至30克,以增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之力。患者服药3剂后咳血消失,咳嗽减轻。仍取初诊方服用1周,患者咳嗽止,诸症消失。随访3月,患者病情稳定。

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黛蛤散(青黛、蛤壳)清肝利肺,凉血止咳,加黄芩、龙胆草,清肝泻肺,以助药力,加白茅根、旱莲草、茜草根、代赭石、藕节等,清热凉血,降逆止血。诸药合用,肝火降,肺热清,脉络宁,血循常道,故咳嗽止,咳血消。

痄腮案

首诊:候某,男,5岁,因“左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三天”来我科就诊。患儿家长代诉:患儿三天前诉左侧耳下腮部时作疼痛,未予注意。今日疼痛加剧,出现腮部肿胀,进食时疼痛尤甚。

察患儿体温正常,左侧腮部肿胀,压痛,局部灼热,张口时疼痛尤甚,咽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浮。体检见患儿颌下淋巴结肿大,咽红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RBC4.2×10*12/L,WBC12.5×10*9/L,N65%,LY27%。尿常规正常。X线胸片无异常。此乃风温外袭,邪聚少阳所为。当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为治。

方用银翘散加味,药取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牛蒡子、淡豆豉、芦根、板蓝根、夏枯草、射干各6克,薄荷、竹叶、甘草、大青叶、青黛(冲饮)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青黛5克,硫黄软膏1支调匀,外敷痄腮肿胀疼痛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

患儿内服外用中药治疗3天后,疼痛减轻,已能正常进食。药即对症,效不更方,继以前方续治。经上法再治疗5天,患儿家长诉小儿右腮部肿胀疼痛诸症消失,食饮正常。随访半年,患儿一切正常。

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牛蒡子、淡豆豉、芦根、薄荷、竹叶、甘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是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加板蓝根、夏枯草、射干、大青叶、青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增强银翘散清热解毒之力。再用青黛外敷,“泻肝胆,散郁火,治温毒(《本经逢原》)”,药物直达病所。内外合用,故可有效治疗痄腮。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等的根茎及根。

中医认为,板蓝根性味苦,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适用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等。

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有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解毒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在临床上抗炎、抗病毒作用明显,用量大,堪称中药之最。

大青叶,又名大青,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等的叶或枝叶。

中医认为,大青叶性味苦、寒,入心、肺、胃经,有凉血消斑,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的壮热,烦燥,斑疹,神昏,惊搐及热毒痈肿,喉痹,口疮,丹毒,痄腮等。本品偏走心经,而入血分,尤以清泻血分实热火毒为长,有较强的凉血消斑作用,凡热毒内陷营血所致的斑疹及出血诸症均可选用。《本草正义》言其“味苦性寒,为清热解毒之上品”。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体外试验有较广谱的抗菌作用,有解热,扩张血管作用,并能提高机体防御功能。

青黛,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等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中医认为,青黛性味咸,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适用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等。

药理研究表明,青黛中含靛玉红等物质对小鼠白血病的抑制率较高,可延长荷大鼠瓦克瘤腹水型大鼠生存时间,对小鼠肺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提高正常和带瘤动物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提示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癌的作用。

由此可知,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三者同出一物,功效相近,均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适用于外感发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头痛、咽痛等。但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对温病毒盛发斑者较为适宜。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对感冒而咽喉肿痛、头面红肿者较为适宜。青黛长于泻肝定惊,对肝火犯肺咳嗽、咳血及温病抽搐较为适宜。

链接:药食方选

1.大青叶粥:大青叶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青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凉血消斑。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的壮热,烦燥,斑疹,神昏,惊搐等。

2.板蓝根粥:板蓝根3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板蓝根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用于流感、痄腮发热,头身疼痛等。

3.青黛粥:青黛6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青黛、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火犯肺所致的咳嗽,小儿惊风等。

4.青黛散:青黛克,甘草96克,硼砂克,冰片48克,薄荷克,黄连克,儿茶克,人中白克。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备用。先用凉开水或淡盐水冼净口腔,将药少许吹撒患处,一日2~3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口疮,咽喉肿痛等。

5.黛蛤散:青黛1份,蛤壳10份,共研细末备用。口服,一次6g,一日1次,或随处方入煎剂。可清肝利肺,降逆除烦。用于肝肺实热,头晕耳鸣,咳嗽吐衄,肺痿肺痈,咽膈不利,口渴心烦等。

往期热文推荐

1.卫生院如何“搞”,才能“活”?

2.面对正式“转正”,村医要淡定

3.患方私自录音录像,医方怎么做才能依法维权?

4.卫生院和村医要和谐相处,只能这么干!

5.健康档案十年,收获了什么?

6.乡镇卫生院期待这两个负担能减一减!

7.村医出事,卫生院担责,这才是乡村一体化该有的样子

8.医院标准来了,能否挂牌主要看这个硬标准!

9.医改10年回望┃家医签约服务,基层难以承受之重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jh.com/csgk/4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