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放射科杨大夫,问题问的很好,拍了片子有时候确实需要再做CT,其实,还有时候需要做核磁。
人体的骨骼因为含有很多无机物,比如钙类,在X线片上为高密度,与周围的软组织有很好的对比,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X线是最常用的骨关节病变的检查手段。
对于常见的骨折,骨关节病(骨刺),骨肿瘤,骨感染等,都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在CT和MRI没有出现之前,X线甚至很可能是唯一的诊断手段,因而,很多的疾病诊断标准都是建立在X线基础上。
但是,由于X线是二维图像,相当于把立体的骨头拍成一个平面,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拍正位,侧位,甚至斜位,以及各种特殊的体位来满足临床的需求,但毕竟受限于技术本身的缺点,有些困难无法克服。
主要是:组织重叠,导致病变被掩盖;轻微的病变,由于对比不够无法识别;拍摄的时候选择的条件不对或位置摆的不充分,或者病人移动,导致的图像质量欠佳,而引起漏诊;软组织对比不好,与软组织有关的病变,X线几乎无能为力等等。
比如怀疑肋骨骨折,由于肋骨走形弯曲,与肺纹理,胸壁软组织、上腹部软组织重叠,因此很多轻度的肋骨骨折,在X线片上是很容易漏诊的。
胫骨平台骨折,左侧为X线片,右侧为CT的冠状位重建,可见CT的骨折线显示远远优于X线。
在CT和MRI出现之前,这种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幸运的是,今天我们得益于科技进步,有了更好的选择。
CT和MRI都是断层图像,因此,就没有了组织重叠的影响,而且借助于重建或多方位扫描,可以全方位对病变进行观察。当然,这两者的特点也各不相同,MRI对软组织的对比,是远远优于CT的。
有的部位,比如髋关节,MRI显示骨折甚至优于CT。
很多时候,这些技术是互相补充的。
比如拍了片子,怀疑骨肉瘤,在治疗前,很可能需要同时做CT和MRI,MRI对病变和软组织累计范围的评估是最准确的,而CT得三维重建,可以帮助骨科更好的评估骨关节的情况,并有利于手术的制定。
杨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