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这个词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但一直以来我们对“骨刺”却有着很深的误解。
关于背锅侠“骨刺”的“传说”有很多,但其实我们连它的名字都理解错了。今天我们就来给“骨刺”平反昭雪。
PART1为什么骨刺一直在背黑锅骨刺一般指关节的退行性变。也就是说人体的关节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稳定后,就会通过增加接触面的方法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在关节的周围就自发长出新的骨头来,这就是骨刺,也就是我们说的“骨质增生”。
所以,骨刺并不可怕,它是人体在关节不稳定下的自我保护措施,而关节也正是通过骨刺恢复部分功能,所以适当的骨刺生长对人体是有益的。
膝关节、脊柱、跟骨
骨质增生是病吗?未必!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骨赘。但骨质增生或骨刺是民间的俗称,“骨赘”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本质都是相同的。是骨科门诊很常见的一种影像学表现,其形成也是人体骨骼老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自然退化现象。所以骨质增生并不意味着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退变反应,如同人老了头发变白、皮肤松弛、出现老年斑一样,是机体的正常的修复过程。霸道“骨质增生”更偏爱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弯腰劳动人群。倘若平时生活工作中姿态不正确(如久坐久站、长期低头、弯腰等)或存在较重的工作负担,他也会光顾年轻人群。PART2“骨刺”会不会“扎到肉”骨刺的形状,其实并不像它的名字中的“刺”一样,更多的是光滑的、鳞片状的,不会“扎”到肉里。而且绝大多数的骨刺没有什么症状,只是悄悄的在生长、维持机体的平衡。只有偶然体检拍片后才发现存在骨刺。
但是随着骨刺部位使用增多,该部位应对压力、牵拉、摩擦或压力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局部的无菌性炎症,炎症因子的刺激造成了该部位的疼痛,才让人误以为是骨刺“扎”得疼。
对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的骨刺,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可一旦继发病变加重、出现不断加重的临床症状,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治。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PART3治疗骨刺的误区误区一特效药能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组织一样,有些吹嘘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谓特效药,纯属子虚乌有。骨刺虽然无法消除,但炎症却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也就解除了疼痛。
误区二手术治疗胜过保守治疗
手术虽然可以切除骨刺,但仅限于极少数压迫神经、血管、脊髓,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刺。因为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甚至会刺激骨质,增生得更快。高达40%的病人,在15年之后会复发骨刺。
误区三得了骨刺要静养不能运动
进行体育活动可以使骨刺周围的软组织尽快适应骨刺的局部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不适和疼痛。因此,长骨刺以后的体育锻炼是必要的。不过,运动不宜过于激烈,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活动较适宜。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以运动后关节的疼痛和肿胀不加重为度。
怎样预防“骨刺”?
?注意休息,减少病变关节活动;?减轻体力劳动、改变固定的工作姿态;?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适当、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推荐游泳;?营养均衡,控制体重。总之,希望大家可以正确、科学的认识骨刺,医院就医。
戳这里,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骨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