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接近尾声,小编也休息了一段时间,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骨伤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去过骨伤科看病的患者都知道,医生经常会拍很多片子,有时候还会很多种片子一起拍,那么这么多检查都各有什么作用呢?按理看病该听医生的,可是如今大家都喜欢自己做主,经常会出现“百度上说如何如何”,或者“哪个贵做哪一个”,心想“一分价钱一分货”,贵的总归是好的。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现在给大家介绍几种骨科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便于大家理解检查的意义。当然,临床上选择检查方法最安全、最高效的仍然是听从医生的建议。
一、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骨科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没有发现X线之前,人类看骨头是很困难的,要用触摸、叩击、看病人姿势等一些间接的方法来诊断骨头的正常与否。古医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的“以手扪之,自悉其情”,就是摸诊(触诊)。目前,全国各类中医、医院都配备了X线机,但是视、触、叩、听仍然是临床上重要的诊断方法。
X线是伦琴于年发现的。这种射线可以穿过人体,从而在胶卷上得到骨骼的影像。因为这种射线是伦琴首先发现的,所以也叫伦琴射线。它的基本原理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透过阳光看笔芯中的笔油一样。X线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变成数字化的摄影方式,例如计算机X线摄影(CR)、影像增强X线数字摄影(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等,使骨的影像看得更加精细,甚至也可以看到更加细微的结构,所以X线是骨科使用最多的检查。
X线检查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尤其是针对婴幼儿和孕妇。但是,一般看病照几张片子,对人体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X线检查
二、CT检查
CT,全名“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检查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和X线检查是一样。CT通过X线束从人体的多个方向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经探测器得到该层面中各点吸收X线的数据,再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从而得到人体某一断层的X线照片。
普通的X线检查是射线从人体的一侧投射到另一侧;而CT检查能把身体的不同层面进行断层扫描,就像把人切成了一层一层的面包片。CT分为单排、多排,现在已经可以达到多排,也就是说可以扫描多层,其扫描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每一层都很薄、此外,它可以重建很细腻的人体立体结构,如骨科常用的骨骼三维重建。
CT检查
骨骼三维重建
三、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技术(MRI),是通过在人体外面施加磁场来探测人身体里信号的检查技术。磁共振是某些元素原子核的一种物理现象。人体组织内含有大量的氢原子核,在没有外加静磁场时,杂乱无章的原子核沿着自身的轴不断自旋运动;当处于静磁场中时,原子核会沿着磁场方向重新排列。因人体组织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即不同程度的氢原子核,从而能够显示出不同信号之间的差异,形成影像。
磁共振技术根据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平扫、增强扫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检查技术(MRI)
四、三种检查方法比较
X线
优点:1.可以清晰正确的从整体上显示骨的
结构和骨关节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2.检查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缺点:不能对软组织显影。
CT
优点:1.大大提高了对组织检查的分辨率,
可以看得更加微细,更加精确;
2.避免了X线的重影干扰。
缺点:看不到整体情况,常常需要结合X线
检查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磁共振
优点:可以看到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神经组织、骨组织的情况,能够判断关节软骨的退变、半月板损伤、肿瘤、炎症、神经压迫等等;
缺点:对骨组织的判断相对比较薄弱。
以上就是骨伤科最常用的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希望大家在就医时能够合理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仍然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因为医生是结合病情进行综合考虑选择的。拍片子的目的就是帮助医生对病情作出最准确的判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