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发挥中华诗词文化特别是军旅诗词及红色诗词的育人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团员牢记初心使命、砥砺战斗精神、扛起责任担当。五四前期,医院广泛开展“诵经典诗篇砺强军斗志”诗词诵读活动。
今天皮肤科刘玉峰教授为大家诵读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骨科罗卓荆主任为大家诵读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这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是王之涣描述塞外苍凉境地的代表作。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开元中、后期,唐玄宗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诗状凉州之险恶、荒寒,一言不及征人,而征人苦情可想;虽是一篇怨词,但画面雄壮阔大,神气不落凄切。历来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