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院指导膝关节置换手术。记者白茹王晓龙实习生马楠摄
医院消化内科张铁英大夫(视频显示)为金凤区良田镇卫生院病人进行远程会诊。记者白茹王晓龙实习生马楠摄
银川市北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王延璞(左三)对银湖、海宝等6个社区的50余位健康教育专干,就禽流感预防知识进行培训。(资料图片)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彦香定期到兴庆区高尔夫社区医疗服务站坐诊。(资料图片)
银川某药店,药剂师正在配药。(资料图片)
生,在母爱呵护下,呱呱落地快乐成长;
老,在时间磋磨下,感受健康生活快乐;
病,在医院病榻前,白衣天使温情陪伴;
……
曾经,“病有所医”既是期待,也是梦想。如今,家门口就医便是幸福,更是享受。宁夏把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健康宁夏建设,让百姓的梦想变成了党委、政府的施政蓝图。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区沿着既定医改“路线图”攻坚克难,牢筑人民健康第一道防线,群众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一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卫生工作正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书写医改红利惠泽全区人民的新篇章。
医改“路线图”:回归公益
“看医改,首先要从改革的原点、为何进行医改说起。”近日,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位负责人感慨道。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原点?
单纯以市场化、商业化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带来的是药价上涨过快,医疗资源向城市、大医院集中,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严重匮乏、生存堪忧,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小病拖、大病抗”……一个个顺口溜,道尽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苦楚与无奈。
深化医改,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 新一轮医改,医院回归公益本性,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政府逐步增加投入,降低城乡居民就医成本。
5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大医院的人员、技术、设备等不断下沉,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域内的就诊率达80%以上。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39.9%,群众普遍享受到了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服务,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
医院药品加成,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转为服务收费、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医疗费的药占比由年的45.77%,下降到去年的39%,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实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和跨省区联合采购,药品、部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进一步下降。年,全区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中,化学药和生物制品降幅为16.03%,中成药降幅为6.67%;个规格的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类耗材平均降幅为44.4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由年的25元提高到去年的45元,服务项目扩大到13类53项。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7.4%,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71.2%、40.3%、30.5%和8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9.98/10万、7.18‰。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同比下降15%。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推广香港护理新模式,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医疗服务得到改善。加大民营医疗机构整治力度,全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大处方、重复检查、收受红包、拿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效遏制。
5年来,我区建立全民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制度体系,医院改革探索,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加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明显缓解,越来越多的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进一步缓解。
医改“实惠账”:普惠群众
5月9日,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村民马社目静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铁英远程诊疗。
“自从得了糜烂性胃炎,看病成了我的大事。以前,要早医院,好不容易挂了个专家号,还要等几个小时才能看上病、做上检查、取上药。许多时候,当天去,当天回不来。每次去看病,得脱一次皮。”马社目说。
如今,马社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诊疗。当天16时15分,倒背双手悠闲了不长时间,马社目就坐在了乡镇卫生院的电脑前,请远在医院的大夫张铁英为他检查病情。查看胃镜检查报告单、化验单、心电图等,仔细询问一些病症后,张铁英为马社目开具处方:用一点铝贝拉唑和雷贝拉唑,胃酸严重可以加服胃黏膜保护剂。细心的张铁英一再叮嘱马社目:“不要吸烟,不要喝咖啡,不要吃烧烤等刺激性食品。晚上7点以后不要吃流食,枕头要比现在高一点。药先吃两周,如果出现咳嗽等症状,一定要再联系我。”
“多谢了,大夫,我一定听你的!”尝到“远程会诊”甜头的马社目,对我区破解“看病难”带来的“红利”赞不绝口。
46岁的永宁县李俊镇雷台村村民李宽心,不再担心“看病贵”。3年多住了四五次院,“最多的一次花了多元”。年,李宽心被确诊高血糖、高血压,从此踏上了漫漫求医路。5月10日,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内,李宽心边输液边与病友聊天。说起看病,他连连夸赞:每次住院,只要拿着医保卡、身份证就可以先住院后付费。“去年10月2日,我病得严重紧急住院,十几天花了多元,医保报销完,我自己才掏了多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在家门口看病,关键是能花最少的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完善、医护人员态度亲切、环境干净整洁、患者井然有序等候看病……近日,记者在金凤区良田镇中心卫生院、盐池县大水坑镇中心卫生院等看到的景象如出一辙。“在这里,只要喊一声,护士就会跑过来;哪里不舒服了,医生就在隔壁……”大水坑镇农民张学峰称赞道。
医改“攻坚战”:持续提速
盐池县王乐井乡边记洼村村民郭功,年被查出“脑瘤”,因费用太贵迟迟没有手术,仅靠最基本的药物控制病情。年,他病情加重,医院、医院就医,医院手术,手术及医疗费共计11万多元。他家是扶贫建档立卡户,先期费用都是母亲向亲戚借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44元、大病保险报销.64元、医疗救助元,临时救助元……最终,郭功自己仅承担1万多元,“我是在北京做的手术,要是在宁夏,还能多报点,是医保救助制度给了我新的生命。”
去年,我区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标准由年的元提高到元,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医疗救助制度“四个全覆盖”,实现区内医保网络全覆盖。全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年的34.59%,下降到年的32.89%,下降了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普遍享受到医改“阳光”,年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1.2万人。
目前,我区医改工作已进入深水区。随着经验探索不断取得突破,处于决胜攻坚阶段的宁夏医改,将再次提速:推进分级诊疗,规范医疗联合体建设,力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行按病种为主的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医院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快推进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进一步降低耗材价格虚高水分……
医改,新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攻坚,未来值得全区人民期待。
宁夏,将以更大勇气和智慧,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健康答卷。(记者李虹杨宗惠白景辉杨超白茹)
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了
“我得胃病好多年了,医院,医院的专家坐诊,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了。”5月14日,盐池县大水坑镇卫生院,医院医生梁玉叶做完检查,当地农民阎大妈就向记者夸赞医改带来的实惠。
医院院长张建宏告诉记者,去年8月,医院与大水坑、麻黄山等6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疗联合体,选派98名业务骨干到各卫生院开展医疗、带教查房等工作。目前,大水坑镇卫生院年门诊量达5万多人,年住院病人达人,分别比3年前提高了60%、40%。
近5年,我区先后投入2亿多元,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所,为85个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救护车、彩超等医疗设备,为所村卫生室配置健康一体机,全区7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达标。同时,建立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家乡镇卫生院纳入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范围,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60.4%,乡镇卫生院门诊诊疗人次较上年上涨11.5%。
今年3月,67岁的银川市民胡学礼在碧水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体检,发现肾功能有一项指标异常,医生立即为他开具了转诊单。“当天我拿着转诊单来到医院,导医台工作人员直接把我带到肾内科诊治。不用排队挂号,既方便又省钱。”胡学礼说。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卫生院依托医院建立医联体,大批专家进驻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等工作,现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左右,年住院病人达多人次。
近5年,我区累计投入1.27亿元,完成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积极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一体化的医疗服务联合体,医院专家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巡回诊疗和坐诊制度,通过科室对口扶持、医师多点执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实现医联体内分级诊疗、资源共享。截至年底,全区有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建立医联体,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的63.54%。
据自治区卫计委基层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医院等选派名中级职称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并落实职称晋升“凡晋必下”制度和建立奖励机制,医院医生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多点执业,兼职兼薪,多途径帮助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医院、医院、医院三大医疗集团为龙头、医院为核心、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联体,促进分级诊疗有序推进,全区县域就诊率达80%以上。(记者白景辉杨超)
家庭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
“每周医生都会来到我家,问病情、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告诉我咋吃药。”近日,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三期的居民张忠玲说。
当天,良田镇卫生院副院长王兰洲带队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再次来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张忠玲家中,询问病情,做相关检查,并嘱咐她注意饮食和休息。
近年来,我区各地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由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健康管理师等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医疗和康健咨询的基本医疗服务。
良田镇卫生院联合辖区村卫生室,建立了3支由医院副主任医师为指导、每支由3至5人组成的医疗服务团队,为全镇14个村、1个社区的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高血压患者等提供签约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目前,签约的服务对象达00多人。
“自从有了家庭医生,打一个电话,他们就来了。”78岁的黄昌元患有高血压,自从与社区卫生站医疗团队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每周都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孩子们放心多了”。
银川市卫计委副主任雷静介绍,该市年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已在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近万人与家庭医生签约,签约率达49%。
我区各地家庭医生团队充分运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各级各类卫生信息平台,将签约居民按照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和疾病恢复期人群进行分类健康管理服务,并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实行“一对一”管理。目前,全区纳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达38.3万人,糖尿病患者达9.98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1.99万人,结核病患者达人。
目前,全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达39.9%。(记者白景辉杨超)
更多精彩
四部门联合发文给公务员辞职戴上"紧箍咒"!申请辞职要报告从业去向
党代会H5特刊:五年间,宁夏“大盘”一路看涨银川市今年计划实施1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快来看都是哪些小区?今年宁夏地方政府债务限额.9亿元比上年新增亿
责编:李 涛 编辑:小三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