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实现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成长江上游区域医疗中心(成渝地区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宜宾市第一医疗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医改号召,以建设城市医联体为核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配合推进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以期实现区域内医疗水平均衡发展。特别是年11月14日,医院协会、四川省药学会、医院院长杂志主办,医院承办的宜宾市第一医疗集团书记及院长论坛暨基层医、药、保政策三医对话学术活动暨医联体政策解读及落实会议的圆满召开,医院管理整体发展,推进专科联盟建设、同时提升医联体(医共体)管理能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宜宾一院中医骨伤科借宜宾第一医疗集团发展的东风,在医教研三个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加盟西南医院骨科临床科研联盟,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宜宾一院中医骨伤科的科研能力。”这是陈晓英主任充满信心的心声。
年12月13日,在西南医院骨科临床科研联盟成立大会上,作为最早与西南医院骨伤科(关节·足踝组)医院之一,宜宾一院中医骨伤科代表李明波从联盟理事长扶世杰主任手中接过了联盟成员单位铜牌。同时,陈晓英被联盟聘为常务副理事长,王学文、李明波主任担任理事。
据悉,四川省内各医疗机构从事骨科疾病专业相关医护人员等余人参加了本次联盟成立大会的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南医院骨伤科(关节·足踝组)张磊博士主持。
据张磊博士介绍,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背景下,医院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医院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我国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体系中,医院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前,医院作为市医疗中心,多重视医疗技术打造,而科研发展滞后。
陈晓英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医院非常重视自身内涵建设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升,年更是硕果累累——年1月20日成都中医医院揭牌,年12月23日重庆医医院揭牌。医院还将同重庆医院、医院等,从人才培养、专家派遣、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陈晓英主任坦诚,大多数医院仍为自身的科研条件及水平感到苦恼,医院资格审查、学科发展、医师职称晋升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被科研拖了后腿。就科研资源而言,目前大多数科研资源仍集中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西南医院作为西南医医院,在科研资源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特别是西南医院骨伤科(关节?足踝组)作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科室、南方医科大学黄文华教授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教授为顾问)、全国ConMed关节镜培训基地、川南运动创伤及关节微创中心、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医院临床基地,此外还设有锐势足踝健康管理咨询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及平台条件,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3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3名,硕士导师4人,博士后1名,博士3名。目前科医院科研总体排名前三,个人排名前三,已开展骨伤科基础及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研究,科室科研氛围浓厚,先后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余篇,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余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团队成员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及科研水平。为此,宜宾一院中医骨伤也迫切希望能与西南医院骨伤科科研团队达成合作,能够共同开展一些骨科方面的科研合作及相关课题申报,通过科研与临床互补,以科研促进临床,临床带动科研,二者相互结合,为建立区域中医骨伤专科疾病诊疗中心建立基础条件。
另外,宜宾一院中医骨伤科还将在西南医院骨科临床科研联盟的指导下,在宜宾地区成立骨科科研分盟,通过讲座、科研训练、科研技能单项训练等方式,为宜宾地区的医院科研人员提供最实用的科研能力培训,在文献查阅、数理统计、图片处理、文章撰写、标书写作及课题申报等方面率先提升一部分人员的科研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