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后,有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决策模型对理性决策模型提出了挑战。一个是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一个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行政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1.西蒙的“有限理性”行政决策理论
美国的行政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是有限理性决策理沦的代表人物。西蒙于年发表的《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表达了他对决策理论颇有建树和创新的研究,并以此奠定了他作为决策管理学派学术引领人物的基础。在书中,西蒙提出要从决策行为的角度研究公共行政学,认为以往的行政学研究往往忽略决策部分,而只有正确的决策,才会有正确的行动。西蒙指出对决策的执行往往由基层人员完成,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本身既是决策过程,也是接受决策层对决策影响的过程。他认为好的公共行政是有效率的公共行政,而看公共行政是否有效率就是要看决策是否是有程序和理性。
西蒙非常强调决策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西蒙认为,组织的全部活动都是集团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中他曾特别强调:“决策几乎与管理是同义的”。在《管理行为》第一版前言里他再次提到:“除了几个假设的结沦以外,我没有任何管理原理。如果一定要说本书包含了什么‘理论’的话,那就只有: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在《管理行为》第四版导言中他又说:“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可见在西蒙眼里,决策几乎同管理是同义的,因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传统的管理理论将组织活动分为高层决策、中层管理和基层业务,认为决策只是组织中高层管理的事,与下面的其他人员无关。但西蒙认为,决策不仅仅是高层管理的事,组织内的各个层级都要做出决策,组织就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因为组织的成员是否留在组织中,取决于组织提供给他的好处和他的付出的比较,当决定了留在组织中后,无论成员处于哪一个管理阶层,都是要做出决策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组织的日趋扁平化,决策权会逐渐下放,即使处于作业层次的员工,也要对采用何种工具、运用何种方法作业做出选择。西蒙从决策的角度指出,组织是指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型,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决策前提、目标及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将会对自己的言行做出什么反应。成员的决策其实也就是组织的决策,这种决策的制约因素很多,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被称为“复合决策”。管理活动的中心就是决策,所有的管理活动诸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都是做出决策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几乎与管理是同义的”。
虽然西蒙对决策理论的论述仍以认同“理性”为前提,但他对“理性”概念的理解.与新古典经济学对“理性”的描述不同。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的根本特征是追求行政决策的理性化,即决策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日标,利用一切可能搜集到的资讯。经过客观准确的计算或衡量,以追求最佳的决策手段或最大的效益。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有着致命弱点:第一.假定目前状况与未来变化具有必然的一致性;第二,假定全部可供选择的“各选方案”和“策略”的可能结果都是已知的。而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据此他给出了自己对“理性”的理解,即它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和约束的限度内适合于达到给定的目标的行为方式。此外他对“理性”给出了一个较通俗的定义:“粗略地讲,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方案的行为”。
西蒙在批判传统完全理性决策不现实的同时,指出人类行为的理性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决定的,即“有限度的理性”。“有限度的理性”,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对每一种方案所产生的结果具有完全的了解和准确的预测,人们常常要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在决策时,人们也很难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措施。人们能否进行正确的决策,要受到决策人的技能、价值观、对目标了解的程度、应具备的有关知识以及所需资料的完各程度的限制。而这些决策人所具各的能力及资料的多少,就是造成决策人在决策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方面的界限所在,每个人所处的处境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绝对适用于所有人的理性或非理性。他在《管理行为》一书第三版的导言中明确指出:“行政理论所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白癜风会遗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