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直达:17本哲学社会科学经典
?
《各国的经济增长》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全书内容涉及10多篇专论,其总标题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内容囊括了作者于年10月和年1月之间,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动态》季刊的文章,以及年5月作者在剑桥大学的马歇尔讲座发表的两次讲演的内容。全书资料翔实,数据分析到位,深入浅出地对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
1.实质上,“经济”这个概念本身,且不管经济增长,它是一种抽象;它是观察得到的生活潮流的变形,因为它夸大了某些因素,这些因素是意义含糊并且被无数的变动和偏差所包围着的。
2.虽然人们普遍认为,需要一些超越制度上的更易或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差别有关的共同基础,但对一定的国家和时期在特定的度量上,这条界线要确切地画在那里,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意见。
3.收入或支出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值显示出人均的收入或支出(个人的和家庭的)与收入或支出中花费在各类消费品的比例或用于储蓄的比例之间的关系。
在考虑对商品的需求弹性值时,它显示的是个人的可支配收人或人均的总支出与购买者按最终价值(按市场价值)花费在各类消费上的比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家庭支出的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了,当人均收人和支出上升时,花费在食品上的比例连续下降。
4.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中,由于结构的变革在经济社会内部各种利益集团间充满着持续斗争的例子——不管特定的争端是谷物法,还是工厂立法,或公司法规,或公共领域的管理,或奴隶和自由劳动,或是集中化的与分散的银行经营等等,比比皆是。因此,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考虑,首先要把紧张关系降到最低限度以便解决这些冲突,并使作为有机体的经济保持活力,同时有能力做出必要的决策以适应伴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就成为主权国家重要的职能之一。
5.支持的基础是大家都有一种社会的感觉,即对国家的利益应比隶属集团和个人利益更为主要这一观点的承认——可称之为所谓“现代民族主义”。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