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水平好不好?患者最懂得“用脚投票”,有人就打着“飞的”来深圳!
几年前,21岁小刘(化名)在帕劳出差,在当地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导致颈椎、骨盆、左股骨等多个部位骨折。由于伤势严重,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经其家属商议后决定从将小刘接医院创伤骨科治疗。
当时小刘伤势严重、全身情况不是太稳定,加之多个部位骨折,一次性完成手术的风险较大,经创伤骨科团队与脊柱外科团队讨论决定,手术分成三部分进行,分别进行颈椎结构重建、多处骨折修复和骨折清创、内固定修复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完成,各处骨折固定均达到解剖复位和良好固定。大概3个月后,小刘可以下地行走,逐步恢复了正常生活。
这样的故事,医院创伤骨科还有很多。做为深圳唯一的骨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从年刚刚建科时的“住不满”,到如今患者“一床难求”,患者用行动证明,医院创伤骨科真牛!
01
摘下创伤骨科“皇冠上的明珠”
骨盆髋臼骨折是创伤骨科“皇冠上的明珠”,手术时要抽丝剥茧,才能精准救治。也因此,能够成功开展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救治,医院创伤急救及骨科手术达到较高水平。
今年4月,医院创伤骨科开展首例腹直肌旁入路联合K-L入路行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该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外新发明的前方手术入路,其优点是切口暴露髋臼直接,创伤较传统髂腹股沟入路小,由于切口下方直接经髂外血管及股神经,要求术者解剖熟悉,手术技术水平高。腹直肌旁入路是目前最流行的髋臼入路,由于其显露范围损伤更小,更直接,是髋臼骨折手术操作的必备入路之一。
髋白骨折是一种高能量严重暴力的创伤,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波及髋白,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肿胀,会阴部、腹股沟部或腰部可出现皮下淤斑,下肢活动和翻身困难,患侧下肢可有短缩畸形。
统计显示,年至年,创伤骨科门诊、住院、手术、疑难型病例连年提高,共计手术台,门诊例,出院人,住院病人中外地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内大小比赛上获得20多个奖项,多次受到病友的锦旗表扬。
02
深圳首个骨科培训“国家队”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骨科人才培养上,医院也是杠杠的“国家队”。
在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公布的《全国骨科专项能力培训项目教学基地遴选结果》,全国37家医院获批,医院作为医院,继成为首个骨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之后,再次入选骨科专项能力培训项目教学基地的“国家队”,基地负责人由深圳二院大骨科主任、国内著名创伤骨科专家王满宜教授担任。
该教学基地是由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设立,目的是为进一步服务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远程+面授,项目+基地”的新型教学模式,为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优质、规范的专项能力培训服务。
03
打造“创伤救治中心”提升救治力
年11月3日,医院挂牌成立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的建立,将有效提高深圳创伤救治能力,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通过区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以及分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不断规范创伤救治流程,持续提高各地创伤综合救治能力。
未来,医院创伤骨科将本着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宗旨,建立创伤救治信息平台、创建创伤救治团队、规范创伤救治流程,在提高自身建设的同时,为患者谋福利,让深圳市市民足不出户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水平。该中心的建立也为深圳市创伤救治在国内创伤救治体系中搭建了联络的平台,有利于信息互换共谋发展。
04
引入中国创伤骨科“带头大哥”
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年4月,医院创伤骨科成医院王满宜教授作为骨科群主任。
在复旦大学公布的《医院排行榜》,医院骨科常年位居专业第一,年,年手术量达到5万多例,医院的亚洲之最,其中骨科手术突破4万例,居世界第一。而王满宜教授就是医院创伤骨科的“带头大哥”。
王满宜教授曾任国际骨科内固定学会(AO\ASIF)亚太主席、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名誉组长、国际脆性骨折联盟中国主席(FFN)、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骨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促进基金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理事、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总编、美国医学杂志中国版副主编。他率先在国内开展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的研究,承担国家级市级多项科研课题,多次获科研奖项。
05
广东省最强亚专科前五名
年在深圳市率先挂牌成立创伤骨科,年获批成为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年深圳市十大优势学科群(骨科)科室,年、年连续两次获选“医院最强科室推荐亚专科”前5名,这些排名都是医院创伤骨科的“硬核”实力。
目前,专科优势临床技术有三维数字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股骨颈和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骨搬运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及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外固定架结合复合组织瓣治疗四肢毁损伤、复杂骨盆及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等。
专科特色是以数字化骨科、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肢体畸形矫正、肢体功能重建的治疗和研究为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治疗各种类型四肢骨折、伴神经血管损伤的严重开放伤、骨盆髋臼骨折、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慢性骨髓炎感染性骨不连、肢体畸形、肢体功能障碍等。其中在应用骨科机器人导航的骨折微创内固定、数字化骨科技术在关节周围骨折治疗的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矫形器肢体功能重建等方面的临床和科研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06
每月带领创伤骨科“深圳队”前进
一个优秀的科室,墙内墙外都要香,而医院创伤骨科就带着深圳的同仁们一起,攀登创伤骨科发展的新高峰。
“通过三名工程,我们与医院合作,每月都有固定的专家来深圳坐诊,每位专家来深,除了坐诊、查房、手术以外,我们都要求专家讲2小时的课。其中1小时介绍经验,1小时提问讨论,医院的医生,不少同道单位也会来一起学习。”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刘黎军说。
刘黎军表示,每个讲课“老师”都是副高及以上的医生,通过2小时的分享,把肩、肘、膀每个细节都掰开来讲清楚,帮助医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
07
提升医生“国际化”视野
科室发展也要“走出去”,近年来,创伤骨科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其中,张胜利主任医师年赴德国LVROrthopaedicVieson医院学习进修交流,年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医学研究中心进修。副主任医师杨金星也于年赴英国皇家利物医院进修。
与此同时,科室还举办第五届深圳创伤骨科论坛暨创伤骨科新理念新技术学习班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智慧照护与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骨科康复护理学部成立大会,通过国际会议,唱出深圳医疗的“好声音”。
08
做一个“会找问题”的科室
在科室文化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党建文化墙宣传党的知识,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做好记录与宣传工作,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季度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召开专题会议,找准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整改,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于未来科室发展,刘黎军表示也要“找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科技力”的提升。
“目前来看,科研仍旧是我们的短板,特别是国自然。现在我们已经积极引进科研人才,将临床与科研并重发展。”刘黎军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