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疾病,常常出现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适合于冬病夏治。
医院依据自身骨科疾病诊治优势,结合中医康复理论,研制“骨病三伏贴”,采用独特的贴剂配方,其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传统药膏药物浓度低、穿透力差的弊端,配合独特的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达到治疗中老年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炎等慢性骨科疾病的目的。同时亦可激发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为最佳贴药时间,运用此法医院已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医院继续推出“骨病三伏贴”冬病夏治活动,针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贴敷。
一、年医院骨病三伏贴贴敷时间安排如下:
二、集中贴敷地点:医院二楼门诊治疗区。顺便提醒广大病友三伏贴为中药制剂,可能会染黑衣物,前来就诊时最好穿深色背心,以免弄脏衣服。
三、适应症:
1、慢性骨病患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慢性下腰痛、坐骨神经痛、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
2、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3、自身免疫疾病、过敏性疾病等患者: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冒、咳嗽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也可提高自身抵抗力的作用。
四、禁忌症:
肿瘤患者;孕产妇;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等。
五、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海产品、戒烟酒;
2、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3、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4、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复诊。
附:常用贴服穴位示意图:
温馨提示: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医院专家建议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预约—
冬病夏治,养生最佳的季节是夏季,错过一夏,再等一年!湿气重,夏天是祛湿最佳时期!
一、自测湿气:
1.看形体
中医说“瘦人多火,肥人多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
2.看状态
经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重如裹,头脑不清醒,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就是湿气粘滞、阻滞经络的表现。
3.看大便
体内湿气重时多有大便不成形、黏厕、甚至有大便排不尽感。
4.看胃口和食欲
湿气重的人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闷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表现。
5.看舌头
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象。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士常是舌红苔黄腻。
6.看耳朵、头发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也提示湿热证候明显。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光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7.小腿肚子酸胀不适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发酸、发沉,这也是湿的典型特征。
二、湿气的危害: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寒湿:在脏腑
(子宫、卵巢、睥胃、肺)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三伏贴科普小贴士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一些特定部位上,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骨关节疾病、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医院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