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飞弹,没有核武器。像戚继光这种将军,率兵杀敌,靠的都是一刺一戳一砍一桶,把仗打出来的。那时更没有“横店手撕鬼子”高科技,杀一个敌人哪有老阿嬷杀一只鸡宰一只鹅那么容易。而那时的城墙,是用来抵御的,一定不是围着搞什么经济特区的。
我最近趁回乡开会,顺便去了一趟崇武古城。再次深读这个保留较为完好的明代抗倭古城。
现在泉州交通四通八达,崇武古城位于惠安的崇武半岛,从市区到此约50公里,车程也就三四十分钟。来自厦门的好朋友林海,来到泉州古城,与泉州好朋友新川会合后,dia上我,来到这个朱元璋也“知道了”的武所。
说,以前盘踞朝鲜和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倭寇,不断从海上进犯。朱元璋知道后,委派江夏侯军事工程专家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周德兴“教授”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崇武成了一个千户所。
《崇武所城志》载:城“四方设门,各置楼于上”,“东、西、北三面月城,南无月城,门外照墙为屏蔽”,城门及门楼至今保存完好。又载:“东城厚设敌台一座,防贼舟随潮内讧,便于观察”,后于年(明万历三年)又在“南、北、西三面卜建四座,名曰虚台,其制上下四旁俱有大小穴孔,可以安铳,台内可容数十人”,这些敌台距城门约50~米左右,现均完好。环城还有窝铺26座,系供守城士兵休息用。
石头是惠安的天然资源,这里自古出“打石匠”,产建筑师、雕石师。你会发现,这个古城都是石头垒砌起来的,山坡、地板也都离不开石头。石头坚固,一抗倭寇,二防台风。
惠安这个地方是泉州所辖的县,最没有负面新闻的地方。这里的人靠一锤一扛打天下。以前,福建其他地方的人教训孩子,都说:再不听话,就把你卖(嫁)到惠安去“吃糊鮥”。糊,是什么?就是地瓜渣。地瓜被提炼淀粉后,渣渣用来煮成主食。可见这里以前有多穷!现在不得了,这个靠建筑起家的县,现在富翁踢倒街。
新川先带我和林海,在泉州吃了美味的姜母鸭和卤麺,然后车着我们前往崇武古城。我是泉州人,但不是东道主。这里的一切,很多对我来说都懵查查。到了崇武,自然更是他们的天下。两个人都在古城里玩大,后来一个虽然头发多得炸起来,一个少得理平头。但不改他俩“发小”的关系。他们还有一个同学叫王向明,书或没他俩读得多,但“社会大学”铸就了他的另一身本领。
现在崇武的观海圣地——问海,就是王向明参股和设计有份的一个会所。刚来崇武的时分,是夕阳西下的佳时。新川领着我们来到视野不赖的「问海」。
只见,这里依山而建,与一片金色沙滩、礁石相伴,得天独厚。站在顶楼,早可观日出,晚可赏日落,十分惬意。我们乘着海风,呷着咖啡,望着远端的天海,把晚霞咔嚓入镜。来自泉州的游客不少,这里离泉州城只有四十分钟的车程。不拥有沙滩只脚踩滩涂的泉州城里人,只能在闲暇时间,左去惠安,右到晋狮,享受海洋文化,缅怀光辉宋元。
“不能没有你!”会所写着这句广告词。我们仨都不同意。我建议,用: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更有号召力。这句比“不能没有你”,更有守株待兔,提供温馨、完善服务的本色。我们后来去王向明的设计基地,吸引我的不是他那典雅的建筑、浓浓的茶香,而是一只在地上悠闲走着的鸽子。“本来是两只的,后来一只出了车祸。”向明说。他的公司名叫祥和,从高速出口一路下来,大道两边都是石雕公司。
两个朋友问:晚上吃什么?我说,最粗坯的。海鲜呢?不要不要。
于是,我们来到古城边一家叫农家庄粗粮的店。吃了这个!当地人叫这种“猪仔粿”,一种类似饺子的小吃。但皮的成分是地瓜挪成的,煮出来后晶莹剔透,隐约还可以看到里头的馅——或咸的,有红萝卜丝;或甜的,有花生、黑糖。于是,我把它叫做冰皮水饺。(特别声明,本文不存在打广告情况,吃吃喝喝都是我们自掏腰包)
但真正的冰皮(月饼)是不能像这样蒸的,平时只能冷藏于冰箱里。只有香港菲佣才出在微波炉蒸冰皮的洋相。崇武的这是“冰皮”平时也必须雪藏于冰箱。
电视播海洋预报的时候,你总能听到“崇武以北海域,崇武以南海域”。为什么选择崇武来说事呢?因为,崇武地处东海与南海交接。晚上,我们来到古城至高点的灯塔下的一片石坡乘风纳凉,聊东西扯南北。我与林海,两个的小名都叫“海仔(闽南话‘仔’读‘阿’)”,分立于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碑,让新川咔擦。“东海,让我们昂首;南海,使我们垂头”,我们按照这个基调来摆情绪pose。
陪我们纳凉的还有很多人,听得出都是外地游客。有些人是一家来的,儿女情长地聊着,有点人大大咧咧不顾左右打着电话,还有三更半夜还叫着“处长,我来了崇武”……
灯塔的灯据说能射很远,它光芒下的我们,自然也都被透明了。其实,比灯塔更能明亮的是这种塔,第二早,我在崇武街头发现它们,知道这片临海的土地,信基督的大有人在。支撑崇武人乃至惠安人从脱贫到致富的,必定是一种超强的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信仰:自信、他信!
去吃海鲜?从灯塔处下来,新川又问。不不不,我还是这个态度。喝米粉汤,我建议。于是,在一个叫戴氏什么的餐厅,我们点了这两种反映当地特色的小吃:
1、白鲳麺线;
2、大虾米粉汤。
说,这种“点心”,都是来自渔工填肚。日积月累,形成一种趋势。所以每一样的小吃,也是一种活化石。追踪溯源,可以找到很多故事。正像新加坡的肉骨茶,源自卖苦力码头工的填肚物。
以前,我一直以为这种“封建头、开放肚”的惠安女,都是出自崇武。后来才知,穿着这种传统服饰的,最集中的,是两个地方:1、净峰;2、小岞。对传统的坚守,相当于一种信仰。在见啥拆啥的时代,要坚守一种传统一种文化或者保护一间老房子,没有信仰或者情怀,一事无成。
生在崇武古城里的林海和新川告诉我,城里头的人都是“外地人”。穿“奇装异服”的惠安女,都是土著。因为在朱元璋的屯兵时代,这里的阿兵哥和他们的家属,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所以与附近的武平、永宁,远处的大鹏(深圳)一样,崇武古城也存在着“百家姓”。
兵哥们在这里守株待寇,他们的家属们在这里开垦、经商。军费足,又有开垦、捕鱼。所以,崇武古城里的人,过着富庶的日子。
崇武的百家姓包括:张、陈、曾、王、郑、汪、黄、刘、蒋、李、詹、林、钱、经、史、徐、戴、连、哈、涂、卓、阮、康、甘……
在古城水关的潮乐村我们发现一个明代的古迹——三件套的一个石楹门,上面镌着“古濠旧家”四字。当地负责旅游和文化推广的两位女士,告诉我们,这是经氏千户府邸,遗留下来的东西。
“经”姓,也是崇武古城百家姓之典型的一姓,来自安徽的濠州(不是亳州,别激动!),现在属凤阳临淮。
经姓起源,据《姓氏考略》载:“望出平阳”;《郡望百家姓》载:“望出荥阳郡”。平阳,三国时分河东郡一部分建置,相当于现在山西临汾一带。荥阳,三国时分河南郡一部分置,相当于现在河南郑州一带。由此可见,这两个地方是经姓的主要发祥地,并长期居住在这里。直到宋代以后,随着宋室南迁及战乱等原因,才开始向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迁徙,并遍布各地。
本姓张,也就对这里的古迹中与张有关的比较闽南。来到古城一个武功大夫府第的古宅。一对明朝遗留下来的石狮子跟我打招呼。
关于张姓来源我并没有深研,只是记得以前家里会在门楣、篮子、谷桶等等出现“清河衍派”,据说我们来自河南的清河县。所以,面对驻马店的朋友,我总是昂首挺胸说我们也是河南人。
听者总是问:荷兰人?怪不得你们眼珠子浊、鼻子尖。胡建人花音,总是让人当外语。His妈ther!
我后来看着一份资料,列出崇武的百家姓。其实不到百姓,只有98个姓。张,列首位。在姓林的林海、姓郑的新川面前,一下子多打了两个饱嗝。
一个黄氏大厝,正酝酿在国庆黄金假期举办一个大型的诗歌朗诵会。古为今用,但我更建议在地多多传承古风。用闽南话读唐诗,那是公认的稳准狠。
井,也可以当成嫁妆。带我们参观的汪丽婷、詹婉红,是潮乐村村委会负责旅游和文化推广的人员,她们这么说。井,是水的来源。因为建筑之需,它们的岁数往往高于古厝。井意味着灵动,象征着源源不绝。没有井的厝,不算大户人家。
我在一个古井里试着打上一桶水,但怎么都没办法靠控制绳子让小桶侧翻,穿穿红叫红的詹小姐,连忙过来,一甩绳,让我成就了一桶冰凉的水。然后洗洗面,洗洗手。不亦说乎。记得以前小时候打水时经常都要连绳子一起丢下去。不得不靠八爪钩把它们捞上来,而往往先被救上来,都不是自己的。
此前,新川给我讲一个传说,说凿井师傅凿一半的时候,听见井下有对话——孙儿问:阿嬷阿嬷,有人在掘我们家的厝角头(屋顶),井就不敢凿下去了,后来师傅不幸了……
其实,这个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流传这么广。学习!
不过,关于阿嬷的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四位八九十阿嬷在悠闲的博“牌仔”。我在深巷里,看见一位84岁的阿嬷在做手工,带我们穿巷的朋友,给我补发了上两图。一如空中飘着的清风,因为有了这些悠然,让在地的民风变得清静、安详。
城里最富有特色的建筑,当属这个二米多高的城门。中国城墙,大多只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而崇武古城却在西门与南门间多了一个小门。说朱元璋很信风水,他派江下侯周德兴经略海防的同时,也探查各地能出人龙的风水,并加以破坏。洪武20年(年),周来到崇武,发现弹丸半岛汇聚数十个风水宝穴,其中一个以莲花石为中心的形如“八宝莲花”的穴位,堪称宝穴中的宝穴。当即决定建城把它镇压。
当时周德兴在永宁建了卫城,当时他觉得“八宝莲花”穴灵脉绵,非大城不能镇之。所以“所城”的崇武建设规模大于“卫城”的永宁。
崇武城竣工后,周来视察,发现宝穴紫气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为灵动。原来,宝穴虽好,但莲花石处于高位,水气下行不聚,供给无力。周德兴知错,担心日后生变。于是,命令在临海的城墙开一个缺口。以泄莲花山灵脉的水气。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小城门称为“水关”。意思是把水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