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腰椎病类型有哪些?其症状又有何区别?今天有请我院专家王琰教授为大家解答!
回家过年1.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腰腿痛:以持续性腰部钝痛多见,大多先出现腰痛,过一段时间后即出现腿痛,也可两者同时并见;平卧位减轻,端坐、站立或向前弯腰则加剧;腹内压增高时症状加重,如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甚至大笑、大叫、大哭的时候也会加重疼痛,最严重者只能弯腰、屈髓屈膝,像虾一样趴在床上才能稍微缓解疼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交流
腿痛主要是指放射痛,一侧或两侧都可有,一般起始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至足底或足背外侧或脚趾;疼痛性质多为“吊筋感”、麻痛、胀痛、烧灼痛等。
②间歇性跛行:这是指当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腰痛不适,下肢放射痛程度加剧,而当患者下蹲或平卧一些时间后,疼痛会逐渐甚至完全消失,而再行走后又会出现类似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这个现象在腰椎管狭窄症中表现更为突出。
△王琰教授本人
③股体麻木:患病时间较长后,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足背外侧、足跟、足底,可与腰痛并见,少部分可仅有麻木而没有腰痛。
④肌肉瘫痪:病程长后会出现肌肉瘫痪,表现为自觉大腿或小腿变细,下股无力,某些动作不能完成,如脚趾、脚背不能翘起,严重者足下垂,行走拖步。
△王琰教授正查阅文献资料
⑤马尾综合症:有些严重的或特别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受损的表现。
⑥下肢发凉:有少部分病人会出现小腿、足或整个下肢发凉、怕冷,两下肢对冷热的感觉有异常,如冬天洗脚时,一只脚觉得冷,而另一只脚觉得热。
2.腰肌劳损
①大多无明显急性外伤史,往往慢性发病,但既往可有重体力劳动史、长期弯腰工作史或腰扭伤史。
②腰部酸痛或胀痛,症状时轻时重,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需经常变换姿势,睡觉时喜用小枕垫于腰部而觉舒服。
3.急性腰扭伤
①多有搬运重物、腰部突然旋转、突然失足踏空等扭伤史,甚至剧烈的咳嗽、打喷嚏也会引起腰扭伤。
②扭伤后即有腰痛,也可过1~2天后再发作;腰痛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仅有腰痛,而腰部活动、站起坐下、行走尚可;重者疼痛如刀割样或撕裂样,呼吸等轻微动作也会使疼痛加剧,腰部活动明显受限,甚至不能直腰站立。
③少部分患者可有放射痛,但多在臀部、大腿后侧或根部前内侧,不会超过膝部。
④虽然疼痛剧烈,但均比较局限,患者常可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局部肌肉可有明显的痉挛,典型者用手触之如粗条状。
4.腰推管狭窄症
①间歇性跛行:这是指当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腰痛不适,下肢酸胀、疼痛、无力、麻木等,而当患者下蹲或平卧一些时间后,疼痛会逐渐甚至完全消失,而再行走后又会重复上述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而这部分病人在骑自行车时可没有或仅有很轻的症状。
②腰腿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类似,但程度可稍轻,另外腹内压增高对症状的加重不是很明显。
③病人述说的症状很多,而医生临床体格检查的阳性体征很少,这种矛盾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一大特点。
5.腰椎骨质增生症
①腰痛不是很明显,以酸胀、僵硬感为主,并喜欢捶腰,捶后自觉舒服。
②腰部症状以早上起床时明显,而活动后减轻,到傍晚时分又会加重;过度劳累、坐姿不良、坐位过久、睡沙发软床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以减轻。
③一般没有下肢放射痛,医生检查腰椎叩痛时,病人多称叩击后舒适。
今日专家
王琰主任医师
简介: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随导师过邦辅教授及陈中伟院士工作24年,共同开医院骨科的辉煌。数十次去美国、德国、英国讲学,并可独立主刀手术。多次获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进步奖,年5月获广东省医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参与编写中英文骨科论着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对关节病深有研究,曾任上海市骨关节病协作组副组长。
专业擅长:擅长骨科各种矫形手术,骨髓炎、颈腰椎疾病、创伤骨科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尤以显微手术外科,关节外科为专业特长。
大家都在读:
1.《丛树林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四大症状!》
2.《万文平医生:颈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有的引起头晕头痛,有的......》
3.《刚来的时候一点点路都走不了,现在基本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4.《风湿性疾病的病因有哪些?治疗方案有哪些?》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