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科学性和复杂性,要求结果解释研究必须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作为研究支撑。教育学理论是衡量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效果的基本理论依据;管理学理论是分析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教育评价学是判定结果解释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的基本理论依据;学校发展理论是评定解释结论是否符合学校一般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在解析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体系,从发展历程、结构关系、综合系统的角度解释评价结果,并提出根据需求进行解释、针对问题对照解释、多方主体参与解释、评估效度验证解释的原则要求。
关键词: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理论解析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是学校评价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当前的学校评价研究,大多停留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上,缺乏必要的结果解释和说明,造成了评价结果反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偏低的现象,影响了评价的实际效果。解析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理论基础、建构理论体系是深入研究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前提条件。
一、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科学内涵
1学校组织的一般认识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借鉴组织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运用生物科学方法研究学校组织内部的自我更新和变化发展,在学校组织的发展进程中实施长期的数据收集、诊断、规划和干预,从而厘清学校组织结构、人员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对学校评价结果加深认识。基于组织发展理论,可形成对学校组织规律的一般认识。
“
(1)学校组织发展是一个“诊断—改进”周期
学校组织发展是一个行动、诊断、干预、改进的系统,学校组织的发展思路是“多层诊断”“全面配方”“行动干预”“监控评价”的过程,从而形成“诊断—改进”周期。学校组织发展强调基于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其显著特征是把学校组织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建立在充分的诊断、调整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之上,明晰现状、了解问题、剖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是学校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
“
(2)学校组织发展是一个“渐进—变化”过程
学校组织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校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都处于不断连续、细微的渐进变化中,在深层次、长期性的变革中实现学校组织的发展。[1]每所学校受到各自历史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渐进变化曲线。如果能摸索出学校组织变化的运行规律,拟合出适合每所学校的发展曲线,就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个体化的组织发展与变革建议。
“
(3)学校组织是一个“关联—依存”体系
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在学校组织中,各部门的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或一方面的快速发展,必然影响其他部门或方面的进程。因此,应从整个学校组织系统出发设计如何实施学校整体的发展,既要考虑各部分的工作,又要从学校整体出发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调节其与外界其他工作的关系。
2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含义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属于学校评价中的一个必要且重要的环节,是评价研究中的一个有待开发的专题。教育评价学是评价结果解释的上位理论,是判定结果解释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的基本依据。教育评价学是根据教育目标,系统收集资料,运用现代数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判断对象的系统状态与功能属性及其转化的一门学科。[2]基于教育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可提炼出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基本含义:首先,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从于学校评价的目标;其次,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是一个连续的活动过程,从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计划的执行、过程的组织、结果的监控等,都需要进行评价和解释;再次,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是在一定的开放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前提下,评价结果解释才能够融合多方因素和观点,形成综合性的结论。
在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内涵有六个基本要点:一是结果解释是一个活动过程;二是结果解释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三是结果解释过程中的评价者与被评者目标和利益是统一的;四是结果解释注重对资料的阐释,不仅仅是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分析;五是结果解释是一种反馈—校正过程;六是结果解释要涉及对教育价值的判断,不仅仅是对教育情景或现象的描述。
3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特性
第一,一般性。对学校评价结果进行解释的研究,应形成具有共性原理、共性规律的基本解释框架,适合于所有学校。第二,综合性。对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研究,应容纳学校制度、文化、人事、课程、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从管理的角度审视这些工作的开展情况。第三,应用性。解释的目的是应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能否应用于学校管理中,能否对学校改进与发展发挥作用。第四,社会性。对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研究,需要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与学校有关的群体放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去考虑,从而分析出学校管理的优点及问题。第五,历史性。解释的过程需要研究学校的历史,把握学校的文化内涵,而不只是研究学校当下某个点的现状。
二、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理论基础
研究学校评价的结果解释绕不开学校管理,学校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学校管理的改革和进程密切相关,而学校管理又是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因此管理学是分析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作为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不同时期的管理理论生成了学校管理的不同模式,进而影响着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不同指向。
“
1.科学管理理论对评价结果解释的影响
科学管理的普遍意义在于对管理效率的追求,讲究严格规章、统一计划、分工协作。这一时期,学校管理基本上是借鉴和移植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理念、原理以及方法。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方向性引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效率和组织结构。一方面,在解释学校评价的结果时要考虑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解释评价结果时,学校管理效率应作为结果解释的内容之一,如学校是否形成了专业、有效的规章制度,学校是否达到了合适的师生比、教学与行政人员比,学校教师、学生是否遵守学校的制度规范等。另一方面,在解释学校评价结果时要研究学校的组织结构。依据马克斯·韦伯的公共行政组织管理的科层组织理论,学校应是一个理想的科层组织,学校有明确的专业化分工、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教职工各自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等。
“
2.行为科学理论对评价结果解释的影响
行为管理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