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赴医院
暑期社会实践(2期)圆满结束
实践团成员合影
为使同学们更早地接触并体验实际临床工作,更好地理解临床沟通技巧、无菌操作等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直观地体会医院的接诊情况、体会分层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医院合作,于年8月21日至8月25日联合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团由基础医学院的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检验的16名同学组成。医院团队的悉心配合下,实践团成员圆满完成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
医院
本次实践体验内容主要包括对门诊、骨科病区、康复科、影像科、中医科、药剂科、检验科、口腔门诊、内科、急诊、国际医疗部、医院等科室和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体验。在经过多个科室的轮转学习后,实践团成员不仅对于骨科相关的诊疗手段,如手术、康复理疗、影像学检查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对于目前医改进行中所提倡的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等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体验颈椎牵引康复治疗
经过一周的实践,同学们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熟悉。以康复科的学习为例,同学们亲自体验了如磁疗、牵引、等速驱动、低频电等康复技术,更好地了解了骨科疾病的全套诊疗保障服务体系,也认识到内地康复医疗与国际的差距。在骨科病区的体验中,同学们跟随老师完成早交班、查房、换药等环节,并听主任讲解了病例书写的规范要求;部分同学参观了骨科手术,认识了手术的全程规范化操作。在口腔科、内科、中医科等科室的参观中医院的新发展动向;门诊的学习使同学们切实体会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而影像科等科室的参观也让我们了解到医护人员自身防护的重要性。
参观手术
本次调研的重点是体会医疗改革在基层的实践情况——暨分级诊疗与家庭医生制度的落实情况。在医院(紫成嘉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西郊机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体验中,我们看到医改提倡的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制度非常有利于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取药和治疗。同时在实践期间,一患者以电话形式联系卫生站,主诉胸前区疼痛,我们跟随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到患者家中,观察了医护人员的初步检查和医嘱的下达,充分了解到家庭医生签约制的意义所在。医疗改革以人为本,正如家庭医生等制度的实施,才使得患者能够在急救设施紧张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急救帮助。同时,成员们还参医院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的创伤缝合培训,这使得成员们认识到各级力量的支持对于医疗改革的重要性。
缝合技术实操
实践团于年8月25日上午完成实践必修项目,下午同学们根据5天的实践情况自行对相关科室做了更深的了解。经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更好地实践了自己所学的临床知识,同时更好地认识了医疗改医院的特点和社区诊疗的便捷性,而且德尔康尼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支持和培训也体现医者对患者的责任与爱心,这充分体现了各层联动的医改新方向。
医院体验艾灸
本次社会实践,同学们收获良多。在今后的医学领域的学习工作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医患沟通、紧跟改革潮流,更好的投身到祖国医学事业中。在医改新形式下,同学们一定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努力践行医学生誓言,除病人之疾痛,卫国人之健康!
基础医学院团委
年9月2日
编辑:文欣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